以“找工作”为例:
①问四个问题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中,什么最重要?
成长性(不断增长的价值)、实用性(实际解决问题)、有趣性;
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够带给你些什么?
内心满足感、改善生活、社会认同感;
凭着一份理想的工作,你可以得到些什么?
自由、金钱、幸福(保护家人);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
②流程
辅导者,需要引导来访者用感觉(或者说“直觉”)去选择,非理性;
辅导者伸出双手给来访者看:“想象这里有两份工作,它们其他的各项条件都同样地好,差别只有一点点:
(抬高左手),这份工作的A价值很足够,但B价值却少了一点;
(抬高右手)这份工作的B价值很足够,但A价值却差了一点。
凭感觉,你选择哪一份?”
正确做法:来访者快速地在手上面扫视两三次,然后不假思索地说出选择,同时用眼神或手指点明他的选择。
错误(理性分析):眼睛会显示出内心在思考的信号,口中或者念念有词,或者表现出踌躇不决,并且会用更多的时间做决定。
用上述的询问方式,找出四五个价值写下,让这个人看着它们,然后说出哪个最重要,并排列出次序。
所以,找出潜意识的价值排位,他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他便可以使本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和谐合拍了。
③结论
如果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定位一致或十分接近,这个人对目前的工作是满意的,短期内不会想有改变。
如比较选择的结果A、B、C各一次,则表示来访者对自己追求的价值本身的认识不够清晰
可以用话语引导这个人的潜意识去做一次清晰化扫描,
把每一个价值的定义做检定工作,例如“被肯定”:“被什么人肯定?上级、同事、下属、顾客,或者某一些特别在乎的人?”“次数有多频繁?每天一次还是一周一次?”“用怎样的方式?口头或书面?单独相对时还是在其他员工面前?”
④问题
如果一个人对某一问题不太清晰,回答有困难,改问下一个。
或在这个人回答后问:“还有呢?”让受导者说出更多的价值。
如果这个人的回答是一些感觉的词,例如快乐、开心、成功感、满足感等,辅导者必须问他:“有什么情况出现,你便会有这份……(感觉的字)? ”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最先说出的,并不一定就是对他最重要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