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我们仨》读后小记

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我们仨》读后小记

作者: 久久的文字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2:36 被阅读0次

                再读《我们仨》,一是因为刚刚上了《老王》,杨绛平实隽永的文字还停留在心中。二是因为书架上刚好有这本书。当时在书店偶然看到,便非常喜欢,带回家中。浅棕色的封面,软壳,简简单单的几个手写大字,平易近人,洗尽铅华,像极了先生的为人。

    简单质朴的封面

            全书共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一页,区区五百字,和后两个部分内容完全不对等。这是一个老人的梦,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梦中,孤凄寂静,凄凄惶惶,来回寻找。这么短的部分完全可以当作序来读,可是独立成篇,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梦和回忆,就在这样的基调中开始了。

            紧接着,是更让人心碎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粗读,或许会觉得有些晦涩,其实,这只是《我们俩老了》里所说的那个具体的梦,那个长达万里的梦。又分为三个部分:走上古驿道、古驿道相聚、古驿道上相失。梦里,一家三口都在笑,玩的正酣,却被一个电话惊扰。钟书,一个八十四岁的老人,被通知要出去开会。“我”和阿圆很不放心,在他离开后的两天,带上行李,走上神秘的古驿道,胆战心惊的去寻找。终于,在迷迷茫茫的水面上,经过艰难的驿道,在一艘船上,找到了钟书。我们仨在古驿道相聚,“我”的梦开始轻灵。可钟书下不了船,回不了家,“我”的梦又开始劳累,变得沉重。接着,阿圆病了,住进了医院,“我”只能变成一个梦,随着阿圆,找到医院里的阿圆。听到医生介绍阿圆的病情,“我”的心很痛。作者这样写道:“我的心上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阿圆不见了,悲痛欲绝。“我只听得噼哒一声,地下掉落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来把那团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再后来,阿圆已经不在了,“我的心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每跳一次,就牵扯着肚肠一起痛。”“我”疲劳得无力变梦了。梦醒,睁开眼睛,回到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客栈了。

            人不在,心已碎,家是客栈,“我”只能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占据全书大部分篇幅。按照主要的生活区域可分为三大部分。伦敦求学、沦陷上海、北京辗转。

            在伦敦,他们安静读书,学着做饭。从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新婚燕尔,志趣相投,这是最快乐最轻松的一年。后来,虽喜得爱女,却遭遇母亲去世,国家陷入战争。为国为家,颇为焦虑,于是,决定回国。

    留学伦敦

              回到中国。在上海钱家,“我”乖乖“做媳妇”。看到过难堪的脸色,尝到过难堪的沉默,“我”只能接受。在沦陷区,一家人同甘共苦,饱经忧患。钟书发愿,“从今以后,咱们一家只有死别,不再生离。”多年后,先生一个人回忆我们仨,那些相聚的快乐,那些死别的痛苦,都在心里一点一点酝酿,又一点一点啃啮,这对比,多么鲜明,多么沉痛。言辞间,还交代了钱钟书未继续在西南联大任教,转去蓝天任教的一些难言之隐。钱先生虽见惯世态炎凉,却塞翁失马,为《围城》积累了素材。

            新中国建立。他们辗转来到北京,在清华任教。后来经历了反右式的“洗澡”、文革时的“牛鬼蛇神”。可是,不论环境多么凄苦,他们不停顿的都是读书和写作。《管锥篇》《堂吉诃德》这样的宏篇巨著都是两位先生在这样的艰难情况下完成的。后来,听说,邓小平曾把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贵宾。不禁肃然起敬。

            经过长途跋涉,一家人终于迁居三里河寓所,安顿下来。

    安顿三里河寓所

              我们仨,很单纯,与事无求,与人无争。什么苦涩艰辛,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我们仨,偶然出门一天半天,或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石子”,把居家琐碎,都搬来观赏玩弄。

              我们仨,不止三人。每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圆像姐姐,会照顾我;像妹妹,会陪我;像妈妈,会管我。钟书学问大,是老师,我们是学生;穿衣吃饭时,又像孩子,得归我们管。有时,他们会连成一帮,向我造反;我和女儿也会连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我们也会连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傻瓜。

    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九十年代中期,病床上的“我们仨”开始分头写作各自的《我们仨》。不久,钱媛病逝。次年岁末,钱钟书亦离世。“剩下的这 一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此中辛酸,难以向人道也。四年后,唯一完本的是杨绛版的《我们仨》,此时杨绛已是九二高龄。

            书中,一个个残碎的梦境,一件件细碎的小事,在黑白间杂的夜幕下,如一粒粒星辰,以爱作线,熠熠生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而家是我们最后、最好的庇护所。如果你也爱家人,爱自己,就读一读《我们仨》吧。正如先生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明白,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联。

            后记:昨天,全国哀悼抗疫烈士和逝世同胞。多少个生命消逝了,多少个“我们仨”破碎了。所谓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唯愿生命之树常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我们仨》读后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od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