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读书、记忆、超链接
像是读书能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之类的老生常谈这里就没必要啰嗦了,因为,人们对于这些世人皆知的“道理”早已产生了足够的免疫力,“你说你的读书好,我吃我的小烧烤”这样的现实不可否认。
1、读书的体验只能来自实践
在最近的学习过程中忽然有这样一种感觉,读书的好处必然是无法言传,只能身受的!仔细分析一下,就算是最爱读书的人,从一开始也必然是循序渐进的,因为没有一定的基础,根本不可能达到真正靠读书改变人生的程度。因此,就算是最爱读书的人,最初也必然无法说出读书的真正好处,而这件事必须是在一定的积累之后才会发生。
2、从 “晓说”到读书
拿自己的体验做个例子,自己最初的想法可能跟大部分人一样,从学校毕业就基本跟读书要做告别,因为总感觉已经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已经累觉不爱了。
工作那么辛苦,还读什么?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但是,就是一个人出现,让我对读书产生了彻底的反转之感。他不是“老罗”罗永浩,也不是“罗胖”罗振宇,而是“才子”高晓松。没错,我说的就是“晓说”。
记得那时“晓说”和“罗辑思维”差不多是同时上线的、国内最早的自媒体视频,但两者风格却完全不同。罗振宇的身份是专业的媒体人帮你读书,而高晓松则是一个会弹琴作曲的理科高材生回忆自己读的书。
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高晓松竟然能够把错综复杂的历史、地理、人文、政治各个层面庞大的知识、信息记得如此轻松容易,讲的酣畅淋漓。并且,从节目的效果上,自己也相信就算有个别的剪辑,但大部分还是足以证明,此人必定真实读过很多书,读过很多书,读过很多书!
那么接下来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他读了那么多书,竟然还能记得那么多书? 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个案还是可以学习?
先从基因上分析,智商高肯定是无可置疑的,三代书香门第,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基因自然已经打败了大多数人。 但还有一点,却是可以留意的,那就是,他经常会在一集节目中提到一部分内容,只能讲一部分,就是简短节说,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就进行展开讲述。
对此,自己的总结是这样的:智商高确实决定了一部分的记忆能力,但最重要的是:人的大脑存储信息还有一种“超链接”的方式,而正是这种方式让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串联成了“知识之网”! 后来自己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大脑记忆和思维导图的东西之后,更加确认了当时的假设。
3、牛人普遍读书多
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剧就是比你牛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某某牛人一年读多少本书的故事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应该听说过。自己也是在学习《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之后,才彻底明白,读书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真正利器,而不是什么财富和权力。
或许有些人可以凭借一时的聪明获得一定的成功,但是,能够持续保持成功的关键必然是持续的读书和学习。想象一下,大部分人可能一年读不了几本书,而很多牛人可以做到一年阅读上百本书,这样的差距拉开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而要是再加上时间的复利,那就更是可怕。
4、看视频永远无法代替读书
自己以前曾经沉醉于通过看视频学习新知识的幻想之中,但后来发现,看再多的视频也无法真正学到多少知识,也就是听懂分享跟真正的学习是两回事!
学习知识的过程我们简化为输入、处理、存储、调用四步,而看视频的过程,我们实际上顶多能做到前两步,也就是输入和处理,别说存储级别,就算这两步可能都未必做好。
因为,视频过程的知识分享速度是不可控的,也就是说讲话的人是没法照顾到听话人的理解速度的,也就必然有听不懂的地方,那样就等于输入没同步,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
而读书过程就不一样,因为,自己是读书的主体,输入速度也就是阅读的速度是自己控制的,读得懂就可以快,读不懂就可以慢,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读,字句词语还可以反复揣摩,这样充分“咀嚼”的输入才是学习知识的有效输入。同理,处理、存储和调用也同样是由自己控制。说白了,学习最关键的就是存储(记得住)和调用(用得了),否则只停留在输入(听得懂)层面上,永远只算是心理安慰,自欺欺人而已。
至于读书的方法和步骤,简略的说是从杂到精,从易到难的过程。具体的学习过程可以参考《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良心好书,相见恨晚。
就说这些,与君共勉!
就说这些,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