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说人如果想改变自己的习性,要比改变江山都难,这便是所谓"积习难改"。
性格是一个人在从小到大的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带有惯性的看法、态度及行为方式。人和人个性差异的核心就是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性格暴躁,有的人性格温和,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内向,这些性格可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也可能是后天在生活中逐渐形成。
我倒觉得,本性难移,但并非不可移,个性中的善良不用移。但是不好的部分,必须在后天的生活中加以修炼修正。王阳明先生的修心即是此意。
作为明代心学创始人的王阳明,深知这个道理。
他发现了自己的弟子的错误,却从不直接指出,而是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您既然知道我犯的错误,为什么不提醒我?”王阳明告诉他:“我若是没有提醒你,你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弟子说:“我犯过之后才知道”
王阳明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教导你们学习之法”。弟子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为改正错误,不让错误发生呢?”王阳明笑道:“人的习气就是如此,自己犯的错误,他人又怎么可以帮人改正得了?也就是说,自己犯的错误,唯有自己,才有可能改正自己的错误。"王阳明的这些话,正是道出了“本性”之所以难移的本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是知行合一路上的最大难题,这也是人类重复历史悲剧的根源所在。
对我们个人而言,唯有自己才能清醒彻底地认识自己,也只有自己才可能改变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愿改变自己,就算是佛祖,也无法把你送到彼岸。
人这一生,可能改变不了环境,改变不了社会,但并非不能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力量改变自己,实现的途径唯有坚持信念,树立目标,直面现实,调整自己。如此,方能成为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更好的那个自己。
本性难移,并非不能移,也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才有那么多为之努力的传道者,无奈乎,本性根深蒂固,往往难以拔除。正应了那句: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悟理的人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638179/0db6612d2276341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