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今天是007本月最后一次交作业,正好做一个小结。
这是一场赛跑,不是短跑,不是马拉松,至少算是中程跑,微马。
烈日炎炎,随着时间超过27日下午5:30分,高考志愿填报尘埃落定,心里知道已经结束,但是满脑子还是分数啊学校啊专业啊,QQ、微信群中的家长热闹依旧,人们需要一点时间放松消化。
从这个月初,放下其他一切事情,只专注于一件事情-赶考。我很羡慕那些能够处理多任务的人,统筹并进,一丝不乱,工作家事两不误。
正值家里拆迁安置,到处一团乱麻,东西没有时间整理,就一股脑塞进蛇皮袋。家里分工,租房搬迁大事交给老公,孩子考试交给我。
赶考是一件人生大事。虽然到处可见"高考只是一个点,人生是一条线"这样的话,但是那是事后的调整心态。当下却必须全力以赴,不放过任何机会,不留遗憾。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习成绩这个主业外,还有一系列组合拳一一那就是根据平时成绩及竞赛情况,决定参加哪些学校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及自主招生,有的是用来保底,有的是用来冲一冲。
这是场对体力和心智的考验战。4月中旬我们参加了省内三所学校的三一校招面试,第一场考试抽了个一大早,孩子紧张的吃不下一口饭。等到二天三场面试下来,什么无领导小组、群面、单面,孩子说适应了。
6月统考一结束,9号我们就直奔火车站,马不停蹄的"征战"南北,前后参加了位于宁波、杭州、北京三个学校的校招,其中有两所学校是全英面试,而笔试的题目更是五花八门大杂烩。
考场外熙熙嚷嚷,人头攒动,那是竞争的味道。
拖着旅行箱的赴考家庭(标配是一个家长带一个孩子,也有不少两个家长陪考的),或在雨中、或在烈日下,站满整个候考的操场。
我身边一位山东母亲说,让孩子提前体验一下吧,以后找工作招聘都是这样的。
现在看来赶考的辛苦没有白费。
22号晚上分数线公布,孩子一段线仅超了23分。孩子松了一口气,说自己是正常发挥了。
在确定报考什么学校这件事上,我们咨询了专业的老师,身边热心的朋友也纷纷当起了智囊团。
这是一个比较鸡肋的分数,之前参加的一些自主校招的学校,有的单凭高考分数肯定是不够的,有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有的专业没有什么好选的。
由于三一校考成绩还可以,经与学校招办询问综合成绩及排名,提前批有几所学校还有一定把握,但提前批只认第一志愿,只能选一所填,
在和孩子充分讨论之后,意向也越来越明确。一所是传统的工科院校,严谨厚重;一所是新型的中外合作大学,全英教学。孩子选择了后者,并不纠结。倒是大人在左思右想,最后我们尊重她的意向。
随后的80个平行志愿填报相对轻松,冲一冲填了厦门大学文科试验班、华东师大的历史学(虽然分数对我们来说是高山仰止),嘿,这也许这是我当年想上的大学吧。算过了一把瘾。
但选择是痛苦的,往往越选越不知道选什么,群里有家长说最后几分种还在改,最后一分钟提交,心跳一百上。(有过上次模拟填报超时的教训,我不敢玩这心跳。提前一小时就关机不再修改。)
填志愿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象人们往往走着走着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要到何处去一样。
高考已经属于昨天,一切归零。
明天请转换频道,从头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