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聊天,对话都是一种疗愈,大概每个人都为有个灵魂知己而觉得生活并非那么残忍和无趣如同自己,一跟仅联系的高中同学聊天就似乎治愈了大半。大多数人,也包括我自己,用自欺欺人的方式编织一个也许可以触及的美好。我们太想赢得外部世界对我们的认可,所以我们极力展示生活中看上去美好的那一部分,试图用文字,情感,照片,视频......来获得外部关注而满足心灵的匮乏......
我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变的越来越成熟,还错误的把它定义为“成长”,以至于倾向于接受“年长者就是权威”这样的观念,因为我无力反驳......
是否有很多人强行为自己添加了这样的认知公式:乖/听话/顺从=被认可/被喜欢=有价值
我在童年时期极力做一个乖孩子,用尽力气赢得父母的认可和喜爱,压抑着内心那个“不乖”的自己(即真正的自己)。当父母开心时,才会觉得生活是稳定的、轻松的。我现在把它理解为“安全感”。
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我做出了很多可以获得认可的行为,认真学习,不捣乱,自立自强....但是我真的发自内心的享受这种状态吗?可能并不是,但因为这样可以争取父母对我更多的关注。如果我学习好,乖乖听话,帮父母做事情,我就会获得更多的关注。我太渴望获得这些关注了,太渴望听到他们的夸奖了。就连哥哥被骂,我也是即羡慕又幸灾乐祸。我尽可能的争取他们更多的关注,相比于哥哥的不乖,我选择“乖”。
我逐渐将父母的感受作为自己的感受,我开始放弃,忽略和压抑自己的感受,否认自己的想法。直到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时候,却始终找不道人生的方向,始终也无法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至于始终无法真正快乐。
记得有个观点说,一个人要真正的成长,就要有一个离开家的过程,独自在另外一个城市生活,离开母亲,才有可能实现独立。
当在陌生的环境中时,我才开始逐步意识到,自己早就丧失了对自己的信任。小时候迎合父母,长大了就会迎合同事,领导,只要我们想要迎合他人,自信这个词就永远不属于自己。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反映的是自己的懦弱和不堪的个人价值观。
书中有一段话,描写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我们追求感观刺激,追求财富和物质,追求别人告诉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但我们始终不快乐。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早就丧失了自我。我们被迫活的不像自己,对不开心的事也要装作欢天喜地的模样。即使不伤心,也要流露出悲痛欲绝的表情,明明丝毫无敬意,也要摆出恭敬崇拜的伪装。因为我们想要活的体面些,就得装模作样,成为一个顺从的“乖”员工。
我们害怕被工作单位抛弃,害怕被同事领导拒绝,用努力工作但并不享受工作的状态试图获得认可。多像小时候的自己啊~恐惧和害怕这个人生难题,幸运的人解决了,可还有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
瑞士著名哲学家卡尔希尔迪曾说:如果肩头背负着超过自己能够负荷的职责,结果不只会招来失去名誉的下场,甚至连原本办得到的事也随之落空。用力过猛,通常感动的只有自己。
我很羡慕能够无畏的表现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没有攻击性又足够包容,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因为敢呈现自我的人,心底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即使被忽略、被打击、被嘲笑,也会接受这样的自己,多一份生活的坦然和轻松,不至于像乖孩子一样被恐惧包围,削弱自己的判断。
弗落伊德说,所谓人类的成长,就是自我满足,就是面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时,是否能心平气和。当自己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
庆幸的是,成年的我们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利。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果有勇气成长,我们可以选择忠于内心的声音。
“乖”孩子小时候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而努力,长大了进入一段关系后会为了成为对方喜欢的样子而努力,不出意外,这样的关系最终都会以分手而结束。而“乖”孩子会用所有的矛盾来攻击自己,失去对自己的判断和认识,最难过的是,“乖”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个不值得被爱,没有魅力的人。
进入工作岗位也是一样。
看过很多书,也听过很多道理,但他人始终不是自己,个人成长的路还是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如果总是不如意,给自己一段时间好好的沉沁在负面的情绪中,也挺好。
我曾经以为要成为某个人或者某种状态才会被人喜欢,好像我又很幸运,直到有个人告诉我,你没有必要装出一种样子,我就是喜欢你本来的样子。只用这一句就可以让我感受到“不乖”的力量。
不乖,可以听从自己的声音;不乖,也许还意味着自己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承担自我选择的结果;不乖,其实拥有更多的经历,而乖,自动屏蔽和放弃了选择,更像是温室里的花朵。
小孩子的不乖,更有能量;而小孩子的乖,隐藏了更多看不见的黑暗,需要很用力很小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