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台灣的我們,擁有中華歷史的全貌,沉浸中華文化的氛圍,保留繁體字的優美,或許就因為這一切得來太容易,讓我們如同忽略「空氣對我們的重要性」一般地無視它,甚至開始嫌棄它阻礙現代科技發展潮流,而去文言文,讓我們的下一代無法體會文字之美,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次到有中原之稱的河南,參觀濮陽南樂縣造字聖人倉頡陵時,感觸更深。
倉頡陵在倉頡廟東側;北面則是造字台,用以感念天地昭告世人。(攝於濮陽南樂縣倉頡廟)在文字未發明前,結繩記事是上古時期人們用來紀錄的方式。而身為黃帝的史官-倉頡,當初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在記錄史實,但即便有雙瞳四目可上觀星象下辨萬物的他,也是會有混亂的一天。在某個巧合下,他發現可運用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出能代表不同事物的符號。
相傳為黃帝右史官,漢字的創造者,俗稱制字先聖,傳說有「雙瞳四目」。(攝於濮陽南樂縣倉頡廟)於是乎,文字開始被刻畫在甲骨上,「日」字依太陽紅圓的模樣畫的;「月」字是照著彎月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人的側影造的。接著,字形的變化也隨著歷朝歷代從甲骨文、篆體、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我們從詩經、爾雅、文心雕龍等文言文,近幾年為了溝通便利已轉化為白話文,更因科技進步,許多人從提筆揮毫變成敲打鍵盤,我們的下一代也漸漸從講普通話,到網路常用的顏文字,甚至是輔以比手劃腳的流行用詞。語言回歸本質,就是人與人溝通,紀錄史實用的,若不斷簡化,失去原始意義,如同《小王子》一書中的解渴小藥丸,那一昧追求速效後的背後我們到底得到甚麼?失去甚麼?
不同形體的「人」字,一如形形色色的我們(圖截自網路搜尋結果)台灣剛過完928教師節(註),猶記得小時人手一本《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懵懵懂懂背著,雖不知其所以然,卻也在不自覺中奠定了不少文學基礎。反觀現在的年輕人,滿嘴"森七七"、"8+9"、"BJ4",令我聯想到幼年眷村老榮民喊的"拐洞溝"軍話,如此深厚的同溫層,自成一圈,阻絕了外界,將自己矇在當中自嗨。
「人」字,簡單兩撇,卻一點也不簡單。不同形體展現,一如象徵著形形色色的百款人。俗話說的好,「一款米養百樣人」,更何況時至今日已有成千上百款米,自然會有善人惡人、好人爛人、大人小孩、朋友敵人....人與人組成「社會」;現代形成「社群」,只是如此的分別心,豈是當初造字聖人倉頡、至聖先師孔子所能想到的?
一行人俏皮的仿效至聖先師孔子起手式(攝於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西湖人工湖)文字是畫?或話?還是劃?
對倉頡來說,紀錄天地史實;
對孔子來說,傳道授業解惑;
對王羲之來說,展現人文風骨;
但對我們來說,是甚麼?對我們的下一代來說,又是甚麼呢?
註:世界各國大多因應慰勞教師辛勞都會有教師節,只是時間不一。如:中國大陸為9月10日;台灣為9月28日;印度為9月5日;巴西則是10月15日;而美國則為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