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饮食的重视,长期以来中华饮食被赋予了社会功能,衍生出了丰富的社会文明内涵。在中国,逢年过节、亲友聚会、喜庆悼唁、迎来送往,都有食饮的讲究;古往今来,人们常借宴会之名,以协调情感或人际关系,达到欢乐和睦的目的。
同食同乐之乐群精神
中国人讲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集体意识在个人心理上的表现。中国人讲究家庭和谐、国家昌盛,注重人与人的情义,这是乐群精神的表现。
在饮食上,中国人喜欢围坐一桌,同食同乐。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写道:“在我们得到某种特殊的食品之前,便早就在想念它,在心里盘算个不停,盼望着同我们最亲近的朋友一起享受这种神秘的食品。我们这样写请柬:‘我侄子从镇江带来了一些香醋和一只老尤家的正宗南京板鸭。’或者这样写:‘已是六月底了,如果你不来,那就要等明年五月才能吃到另一条鲱鱼了。’秋月远未升起之前,像李笠翁(李渔,号笠翁,清代美食家)这样的风雅之士,就会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开始节省开支,准备选择一个名胜古迹,邀请几个友人在中秋朗月之下,或菊花丛中持蟹对饮,他将与知友商讨如何弄到端方太守窖藏之酒,他将细细琢磨这些事情......”
与西方显现个体独立的分餐制、快餐化不同,同食而乐、围桌而食,中国人悠久的饮食习惯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氛围,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
古人将“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成人生理想,“齐家”摆在第一位。古人还讲“家国天下”,家虽小,但却与国与天下同等重要,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无家不成国,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圣贤都强调家的重要性,强调“家和万事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家庭的和谐,形成家庭凝聚力。向外,围桌而食从乡村邻里到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中,成为了中国人热爱集体生活的生动写照。比如,中国传统每逢婚丧嫁娶都会行乡村宴席,集众人之力办大事。碰到乔迁、寿诞,把乡亲们召集起来饮宴商议,这些习俗帮助中国人形成了“淋漓和睦,守望相助”的意识,让中国人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中华民族是同食同乐的民族,中国人对待朋友热情大方,富有共享精神。邻里之间互相赠送吃食、酒席上不熟悉的人们也能推杯换盏,拉开话匣子,慢慢地彼此变得熟络。这就是中国人的乐群精神。
饮食之礼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之礼,是中国人礼仪文明修养的开始。
“礼”强调谦恭和礼让,中国人从小在家庭的饮食习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的教育。例如,在长者面前要谦恭、礼让,长者先下筷子;敬酒先敬长辈;座位要让长者坐在尊位。甚至于在古代,宴饮之时也是要讲长幼尊卑,有着一整套程序的。比如:主人折柬相邀,门外迎客,引导至席间,敬茶,正席间主人敬酒让蔡,客人以礼相谢,等等......
“礼之用,和为贵”。饮食之礼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餐桌上的小小举动体现了中国人的“知礼”特性。餐桌上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筷子文化,中国人吃饭用筷子灵巧自如,而筷子的长度、执筷子的手势、夹食的规矩、摆放的位置都非常讲究 。
另外 ,吃饭讲究“食不语”,意思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多说话,吃饭时叹气、吧唧嘴都是非常无礼的行为,而古人也称“击盏敲盅”,特别是在饭前,用筷子敲空碗是饮食 礼仪中的大忌,这是因为先秦时期敲击空碗乃是丧礼的一部分。
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足见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程度,它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崇尚文明的特殊表现。
(摘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