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彩彩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林彩彩的碧海花开”(MeetLincaicai)
01
高中时的闺密突然问我,考研英语复习,用什么资料比较好。
我以为她是帮哪个准备考研的亲戚咨询,不料她却告诉我,她打算考个在职研究生试试。
我一面错愕,一面在心中暗叹:这么多年了,这个名校梦,她终究还是没有放下。
将时间倒带到7年多以前,我和闺密都是高考失意的那一部分人。
那年高考作为全省课程改革前的最后一次高考,难度系数异常,文理科重本线下调几十分。我和闺密在那场“改变命运”的大考中考出了低于平常的水准,成了这场改革的“祭品”。
因为害怕新课改的考点变化太大致使下一年考出更差的成绩,我们怯怯地没有选择复读,带着千丝万缕的遗憾,名校梦碎至双非院校。
高考没有为我们的名校情结买单。大三那年,我决定通过考研去到更好的学校,弥补这个遗憾,也三番五次劝说闺密一起考研。但那时她却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无奈地选择了就业。
后来我去了一线城市读研,她则先在一家国企上班,后又考上公务员,去了检察院至今。
读研的这几年,时不时她会询问我的研究生生活,然后感叹在好学校读书真好,向往之情溢于言表。随着毕业一年两年地过去,后来她没再说过后悔的话。
我以为关于名校的这件事她已经翻篇,但今年,当踏入社会3年,工作和生活逐渐找到平衡后,她突然重拾这个深埋心底的小理想。
原来她一直在坚持。
8年。到今年6月份,距离我们高中毕业,整整8年。8年的时光里,多少曾经缤纷的期待早已暗然失色,有些单调的执着却仍旧鲜活不腐。
“我还是想体验一下名校的氛围。”她说。
图片源于网络02
最近偶然看了一档2014年在CCTV9播出的纪录片,叫《双面青春》。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4个坚持梦想的都市青年,“双面”,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身兼两份性质迥异的工作,一份迫于生存,一份忠于本心。
点点的工作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与此同时她却也是一个摇滚爱好者。她组建了一个摇滚乐队,并担任主唱的角色。因为乐队名气不大,能够带来的收入太少,她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做乐队。当本职工作与乐队事务相互撕扯时,所有人都劝她放弃乐队回归本职,她一意孤行。
马琛在一家娱乐公司做活动执行,工作日他忙于对接各个28线小艺人,周末则去做最喜欢的事——跳街舞。一个200来斤的胖子,似乎与舞者没有什么瓜葛,但他在舞蹈培训室做老师,崭露在各种街舞比赛间,做起舞蹈动作来魅力丝毫不减。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对街舞的坚守。
九古是一名地道的矿工,他自煤矿职业学校毕业后,在国营大矿工作。09年时他曾因所拍视频一度走红,各个媒体争相报道。一次短暂的演员体验后,他决心做一名导演,平时下班后就找来熟人拍自己编剧的短片。矿工和导演,这两个角色多少有点不搭边,但九古乐此不疲。
景博宇平常是写字楼里的前台,周末却是一名婚礼主持人。在父母眼里,国企写字楼前台这份工作体面稳定,景博宇却觉得它乏善可陈。他对主持情有独钟。因为在主持上属于半路出家,父母不同意他为了不成形的主持放弃正经职业,他只好私下偷偷为主持争取时间。
这是一部难免鸡汤的纪录片,但看完后还是很为这几个年轻人动容。虽然不知道他们会否在自己坚持的领域取得成就,但看着他们那么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多少让人有点儿泪目。
因为大多数的我们,往往没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
图片源于网络03
这年头,谁还没有一两件心驰神往的、被称之为理想或梦想的事情呢。
但在奔赴梦想的赛道上,有些人看着脚下的起跑线迟疑不决,有些人对着远处的终点线望而却步。
现实仿佛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了一张蛛网,网上涂着厚厚的黏液,多走一步都是桎梏。很多人囿于那张强力的大网,还没真真实实地挣扎过,就决定量力而行、顺其自然了。
“量力而行”是一种生活智慧,它也许让人少做无用功,节省精力至那些看起来更“靠谱”的事情上。
但比起那些懂得“量力而行”的人,我可能更欣赏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他们一旦认准了一个目标便誓不罢休,即使处处被提醒“不可能”、“做不到”,也总有种认为只要坚持和努力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天真烂漫。
曾经我不止一次面对着身边人“我也想做XX事,可是已经没有力气了”的犹豫不置可否,因为我一度觉得,这句话由于夹杂着一种立足于现实的无奈感,明明毫不讲理,却又无可辩驳。
但倘若是现在,我一定斩钉截铁地告诉这些朋友:勇敢去做吧。
不是因为满不在乎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也不是因为不考虑倘或失败带来的前功尽弃和身心俱疲,而是因为排除万难去坚持心中理想的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毫无争议的胜利。
那些坚定不移地迈步往前、披荆斩棘也要靠近梦想的人,他们透过坚持不懈的品质在生活面前展现出来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早已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
图片源于网络04
《双面青春》播于6年前。6年过去了,我带着侥幸的心理尝试着在微博搜索那几个年轻人,企图找到他们曾经执着追求的梦想早已在现实的风化作用下飞灰烟灭的证据,然后得出“理想敌不过现实”的结论宽慰自己。
但我的意图没能得逞。除了跳街舞的马琛没有找到微博外,6年后,其他人都为自己曾经的坚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那个在现实逼仄的空间下坚持音乐梦想的点点,后来她带领乐队成为音乐节的常驻嘉宾,与汪峰、杨坤这样的大咖合作,献唱了电影主题曲,录制了综艺节目,拍摄了创意广告,还发行了4张个人专辑。她就是如今圈内名声大噪的创作音乐人,周典奥。
那个辞掉不喜欢的工作偷偷追求主持梦想的景博宇,后来他参加了户外电视节目,还因为俊朗的外表和长期主持修炼出来的出众气质被星探挖进演艺圈,成了一名青年演员,参演了电视剧,正在向星途悄悄靠近。更重要的是,他从业余主持摇身一变而为央视的一名专业主持人。
那个坚持要拍电影做导演的九古,后来他频繁置身于电影电视的创作过程中偷偷学习,在《白鹿原》做群演,见《余罪》编剧,接触一众大牌演员,参与《锵锵三人行》录制,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工作室,拍摄了许多微电影和公益广告,如今又转战网剧行当。他还在坚持。
而那个销声匿迹的马琛,我无从得知他的故事后续。但我知道哪怕他真的不再跳舞,也一定会如他所言,把自己对于街舞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全心全意要将她培养成一位杰出的舞者。
你看,梦想从来不辜负任何一个对它虔诚以待的人。
《搭车去柏林》中有这样一句话: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再做了。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比起站在起跑线上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矢志不渝地高歌猛进即使摔得很惨跌出天际也酣畅淋漓虽败犹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