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圣人孔子曾在《论语》中告诫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诚然,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把自己都觉得痛苦、难受的事强加于别人身上,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但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生活的选择也就不一。
你不能要求一个拖家带口的人去恣意享乐,不能指责一个挣扎温饱的乞丐吝啬抠门。
周国平说:“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
未知全貌前的以己度人,往往发展成自以为是的偏见,暴露自己的狭隘和浅薄。
著名学者张中行性格平和,一生与人为善,可他却也曾做过一次让自己后悔半个世纪的事。
那时,他受邀担任《世间解》的主编,在得知俞伯平的才学后,曾主动向俞伯平约过稿。
对方欣然应允,很快就交出了一篇极富哲理的长文。
张中行很高兴,即刻将文章发表在杂志上,也打心底里认同俞伯平的才华。
可发表没过几天,俞伯平就向张中行询问稿费相关事宜。
按照当时的规矩,文章发表一个月后才能发放稿费,俞伯平的做法,让张中行惊讶又愤怒。
一个有追求的名士,怎么会如此在意稿费这样的小事呢?
张中行觉得俞伯平太过俗气,此后便断绝了与他的往来。
多年后,他才偶然在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俞伯平当时病重,已经拮据到靠夫人典当首饰来维持生活。
此时,俞伯平已经去世,张中行想要当面致歉都不能,只能抱憾终身。
世事纷繁复杂,有些道路的选择是身不由己;有些决定的背后是迫不得已。
人生这条“路”,由“足”和“各”组成,“足”是脚下路,“各”是自己走。
各人有各人的归途,各人有各人的哀乐。
生活无论好坏,是别人在感受;选择无论对错,是别人在承担。
千万不要以己度人,浅薄地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价别人的幸福,去踏足别人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