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这里是姽婳同学的# Marketing Daily #时间。
每天1本营销书,回顾1个营销案例,让营销成为年轻人的逆袭能力。
日日精进,一起奔跑成长。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红衣教主”周鸿祎、范海涛合著的《颠覆者 周鸿祎自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1版)。
![](https://img.haomeiwen.com/i4840933/0677a1ffbb2deccd.jpg)
一句话概书:向上走的人生需要不断自我颠覆。
【注】C:笔者个人标注及思考。
壹.全书框架(笔者自行划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4840933/70bf85e7bbdc9a72.png)
贰·全书梳理及思考
实现自我颠覆的人的共性:内在驱动力、使命感。
从零到一,每个创业者在从无到有创立一家公司后,都要经受非人的考验,每一天都有形式不同的突发情况,大家都要经历那种面对突发情况的紧张、九死一生的惊险、迅速做出决策的逼仄、死而复生的恍惚。这一切如同《创业维艰》中所说,解决这些难题,没有任何公式套路可用。
凯文·凯利《必然》:“千年之后,当历史学家回溯过往时,会认为第三个千禧年的开端是一个古老的绝妙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地球上的居民首次把自己与一种巨大的事物相连。未来。它的规模将会继续增加,但是如今,你我正生活在它刚刚苏醒的时刻。
未来的人们会羡慕我们,希望自己也能亲眼见证它的诞生。这些年里,人类开始用微小的智能让没有生气的事物变得活跃。把它们编织进云端机器智能这张大网中,并将数十亿心智与一个超级心智相连。
这个聚拢的过程将被当作这个星球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重要的、最负责也是最令人惊叹的事件。”
文字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最让我感兴趣的话题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身上集合了人文和科学的天赋后所产生的那种创造力,我相信这种创造力也是在21世纪建立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因素。”
作为一个年轻人,真正幸运的并不是在很年轻时就得到了很多财富,而是在成年之前就感觉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有了目标之后努力才不盲目。
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就会影响效率。
丹尼尔·科伊尔《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在未来的某些时候,也许已经发生了——你会坠入爱河。不是和某个人,而是和某个你自己的想法——关乎你想成为谁,关于你生来会成为谁。这种爱,这种激情。就是发展才能的原始燃料。”
乔布斯:“一个人开始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达到一种非理性的状态。”
所有的大生意都是从最微小的生意开始的。
在很多安静的时光里,我从这些思考过程中获得了潜移默化的益处。
我想我和同龄人最大的区别是——我更喜欢实践。
用一个并不复杂,且一以贯之的方法解决一个麻烦的问题,让事情化繁为简,成为我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习惯。这正是我特别推崇的一种理念——问题要优雅地解决。
做一件事情总要不计回报,一旦投入了全部感情,最后的回报总会出其不意地到来。
正是在那个阶段,我的专注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有意让自己在每个需要工作的时刻都聚精会神。
奥普拉:“(我感觉)充满了希望、满足感和说不清的愉悦。我坚信,甚至在每天从不同角度轰炸我们的疯狂之中,存在着,仍然存在着,这一直都在的安宁。”
有了创业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导,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我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感受,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将来“创业”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我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渴望知道所有未知的东西,默默积攒那些我未来需要的真知灼见。
当你希望在一个事业上从一而终,那种热爱既是热望又是本能。
这种创造、磨练,再体会、再创造的感觉,形成了我在专业方面的良性循环。
我秉持着一个理念,面对每个问题,我希望以普世性的方法来解决它。
在和小白用户的接触过程中,我开始明白做产品不能总从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还要化繁为简,达到使用的极简主义。
任何一件小事情里,都隐藏着大天机。对能力的训练来自对每件事情的体验。所有的经历都不会白白浪费。
对于创业,我的理念是,有条件要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创。
对于创业这件事,很多人说了半天很难行动,而我恰恰相反,经常想好了就去行动。在做事情过程中,我都是尽一切努力把困难排除。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我们受的教育一贯是把个人置于一种渺小的境界。这是我们的悲剧。也是我们的习惯,很明白却无能为力。”而我要冲破的,就是这种渺小的境界。
真实的世界原来是洪水猛兽。客户使用产品的环境远比实验中的环境复杂,你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问题。
所谓的年轻,很可能是你的梦想崛起得很快。但是遇到困难,你退缩得更快。
固执是产品经理的大敌。对于做产品,一定要有专注度。
创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协调人们之间复杂的利益和心理。
真实社会的光怪陆离,怎么去做营销和管理,同样是创业中比技术重要或者说和技术同等重要的工作。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在任何一个领域里要想出众,都是要通过至少一万小时的练习才可以。并且,这些练习并不是在你的舒适区进行。而是要在容易犯错的地方进行精深练习。
创业是一种精神,但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不要把创业狭义地理解为开公司,当CEO。这种事情太容易了,但它未必能成功,我做了两个失败的公司,这其中有大跃进和揠苗助长的意思。
在潜意识当中,我已经意识到我可能不会走一条和很多人一样的道路。
我只想对自己内心的想法负责,并不想被任何期待安置。
我正在进行着很多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进行的事情,首先是碰壁,然后知晓,最后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
知耻而后勇,沉下心来做事情,没有发牢骚。有了这样的态度,最后我们把不起眼的事情做出了不同的结果。
我还发现了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真谛——无论你做什么,所有不经意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在工作中对于即使是“边角料”的事情,我也会认真去做。深入简单事情的底层,你会发现一个更复杂、更精彩的世界。
我当时已经发现了不抱怨生活的妙处。我清晰地知道我来方正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创业,如何创立一个软件公司。只要核心需求能被满足就好,其他的一切我都可以忽略。找工作不要太看重外在的东西,因为那个不代表你的身价。今天的辛苦,就是明天的财富。
就算是“边角料”的事情,我也要认真去做。
做产品的人往往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把自己的主观感受无限放大,把自己的需求误认为是所有人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忘记了用户。另外,在设计产品功能时,我们不懂得简单就是美的道理,喜欢把很多功能做在一起,反而让用户不知所措。
互联网的精髓在于获取海量用户。有了用户,就可以在平台上思考多种其他的战略。
乔布斯:“我凭借好奇心和直觉所做的这些事情,有许多后来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创业,每天都在走钢丝,每天都在做选择题,每天都在对抗杂乱无章的信息。
很多创业者长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有的时候甚至到了偏执的状态,听不进去有经验的人的劝解,最终错过了发展黄金期。创业者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竞争对手是你的磨刀石,严习惯面对恐惧时爆发出克制的勇气。
很多坚强的性格,都是残酷的市场竞争的衍生品。狼性和血性都是伴随着对人性的观察和考验而来的。
市场竞争,绝不会留给竞争者闪烁一个悲伤眼神的时间。
为了抵御这种不可抗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发声,然后暗自强大起来。
你以为自己已经跌倒了谷底,其实还有更深的深渊在前方等待,这是创业者时常遇到的境遇。
一个公司对用户不作恶是成功的基础。
一切没有把你打倒的,最终会让你更强大。
创业者不要过早地想着去挣钱,而是要盯准一个行业,扎扎实实地投入进去。
创始人的不自信,对于未来能够把公司做多大,是有阻碍作用的。
行为加强动机。
韦尔奇《商业的本质》: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你需要极大的勇气,疯狂的激情和超出理性的决心,忍受反复出现的近乎死亡的体验。
在人们凭借直觉,把知名品牌搭载在新产品上时,第一幕往往是早期效果的幻觉,第二幕的高潮是贪婪和对无往不胜的向往,第三幕往往就是品牌被模糊掉,公司整体市场份额下跌的残酷现实。
《定位》:就像一个过度膨胀的星球,品牌最终会变成一个燃烧殆尽的空壳,在营销上规模巨大,却不堪一击。品牌延伸之所以损害无穷,是因为这种疾病潜伏好多年才会发作,是一个缓慢而不易被发现的过程。
要往前看,一定要有前瞻性。
成功都是熬出来的,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很多时候,是看你熬不熬得住。
如果一个人特别看重外在物化的东西,就容易被外界东西左右,可能放弃什么都会觉得很难。但是我是追求内心理想的人,某种程度上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放弃这些东西不难。
欲望是永远无止境的,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永远痛苦。
职位、钱、名声、公众关注度,这些东西其实都是身外之物,都是阶段性的,这些东西很容易获得或者失去,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能力提升,你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东西是你内在积累的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
重新复制任何一个成熟已有的模式,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互联网是不断变化的,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你必须随时处于归零状态,从用户角度出发,随时把握用户新的需求。
创业最重要的原则是专注。
《约翰·克利斯朵夫》: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当一种互联网软件以驱零的生产成本和同样趋近于零的流通成本抵达海量用户时,它的价格也可以趋近为零。
免费具有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它会破坏传统的商业模式,同时又建立新的价值体系。
最简单的创造终结竞争者的办法,就是提出很多极端的想法,然后围绕这些极端的想法创建公司。
任何企业都可以找最强的竞争对手打,但是有一个对手你是打不过的,那就是趋势。趋势一旦爆发,就不会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它会积蓄力量于无形,最后突然爆发出雪崩效应。任何不愿意改变的力量都会在雪崩面前被毁灭,被市场边缘化。
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中,方向第一,速度第二。
力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打破规则时产生的力量,用速度和出人意料攻克强壮对手时产生的力量。
在这种大敌当前的时刻,我通常提醒自己要冷静,想办法把眼前的危机度过。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反脆弱的机制,那么我们就具备了从随机、波动和无序中获益的能力,在外部环境不断地变化、冲击中,使得我们自身变得更加强大。
本·霍洛维茨:创业就像是搏击,不仅是因为要不停地痛击你的对手。创业艰辛而孤独,需要持续不断地集中注意力。无论你做得多好,你都必须时刻准备又一次出拳打击。在搏击中,你被打了,感到痛苦不堪,然后你坐在场边,等肾上腺素消失以后,你才真切感受到疼痛,然后,你要再去打下一回合。
《创业维艰》:人们总是问我:“当一名成功的CEO的秘诀是什么?”遗憾的是,根本没有秘诀。如果说存在这样一种技巧,那就是看其专心致志的能力和在无路可走时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和普通人相比,那些令你最想躲藏起来或干脆死掉的时刻,就是你作为一名CEO所要经历的不同于常人的东西。
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情、掌握事情的节奏至关重要,这是我们能够排除一切阻碍的基础。
叁·补充思考
1.有创业想法的人很多,真正创业的人不少,坚持创业的人很少,坚持创业且不断颠覆自己的人屈指可数。这也是为什么,周鸿祎从少年时代到大学毕业到工作到创业,自始至终都基本保持战斗胜面的原因。一个人兼备强大的内心、坚定的信念、前瞻性的眼光、不断颠覆自己的勇气、超出常人的判断力以及从未懈怠的执行力,再加上追求完美的“苛刻”性格,才能成事,成大事。而普通人,连1/7都很难做到。
2.周遭的环境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消极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不断谋求出路和解决问题才是正事。
3.认为正确的事想到就去尝试,再优化。行胜于言。
4.努力到无能为力,才配谈放弃。因此,没有努力过的事情,无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或公司设置阻碍。
5.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护城河永远不是靠规模靠关系或靠充满创意的产品,而是恰逢其时为用户真正带来价值的产品以及直击人心的市场品牌战略。
6.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领工资填坑,不站在公司的角度出谋划策,永远无法突破个人职业发展局限。
肆.每日案例分析
飞猪X广州W酒店【圣诞营销】
20171224-飞猪圣诞季,用「有温度」的礼物带来诗和远方
目标:通过活动拉新;品牌传递(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休闲度假品牌)“有温度”
洞察:希望这些来自全球的礼物故事可以激发他们享受世界的愿望,在新的一年探索更炫酷的世界;
每年圣诞节,广州 W 酒店都会给入住的客人准备礼物;
W酒店的目标宾客很明确,是那些时尚潮流的创造者。他们大约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一般没有小孩,对最新、最酷、最时尚的东西感兴趣,他们了解时尚,很关注时尚,并且也希望自己能被时尚界所融合,喜欢去时尚酒吧、参加电影首映或是钟情某种时尚音乐或音乐元素,并且他们还对设计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可以源源不断地激发设计师们的灵感。”
成功打造了「极光专线」的飞猪,品牌本身就在芬兰的圣诞老人村诞生,跟圣诞老人可以说是老朋友了。
流程:
A.W酒店
1.飞猪招募了来自全球各地的 100 份旅行礼物与故事
2.圣诞节送给广州 W 酒店入住的客人
3.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物主人的礼物+手写卡片+飞猪吉祥物,了解一个生动的全球旅行故事
亮点:
1.品牌传播-有温度的立体服务;
2.口碑+UGC-用户反馈-除了惊喜,更大的是触动,有种世界在手中传递的感觉;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活动,想做礼物的提供者;
3.事件营销-W酒店本身定位(喜达屋集团旗下全球现代奢华时尚生活品牌),切高端市场/商务市场;激发参与感
B.KOL传播-圣诞老人通话
B.微博营销
流程:
1.KOL:颜如晶、樊野
2.在【手机淘宝】上搜索「我要圣诞礼物」,成功吸引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尝试
3.与联合国认证的正牌圣诞老人进行视频聊天
亮点:
1.KOL营销(卖关子)
2.延伸产品场景:X淘宝
3.创意:@想一起过圣诞的人,抽送飞猪旅行箱,打造-圣诞许愿树洞
类似案例:W酒店X英特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