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一位不太熟的同事一起出差。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就跟他随意聊天,聊过家乡学校之类的通俗话题后,得知他上一份工作在北京的一家国企,跟公司业务相似。于是,我问他:那你过来以后觉得咱们公司跟过去的公司有什么区别吗?
他回答说:我觉得现在公司有活力一些吧。他的这个答案让我有些意外,因为之前跟其他几位同事聊天,大家吐槽的可是公司死气沉沉,没活力啊。怎么换个人,评价差这么多呢?
于是,我接着问:是吗?原来的国企很沉闷吗?他说:以前上班,我跟一个老同事一个办公室,他每天就跟我讲,想当年这里还是以前农田等等,我就想会不会过几年后,就换我跟新同事说想当年了。想想挺可怕的,所以就过来了。
我听后,开玩笑说:咱公司确实都是年轻人,刚毕业的居多。你在原来公司是最小的,过来就变大龄青年了吧。
他想了想说:这确实是本质区别。
这个小小的对话让我思索了一会儿,有了三点想法。
第一:原来,对于同一事物,大家竟然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和看法。相由心生,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真的只是我们内心的映射。如果是真的,那改变世界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你的想法变了,你的世界就变了。而你是你想法的主人,所以你的世界由你创造。
第二:人的感受和看法受经历的影响很大。对于我来说,我曾经就职于外企,相比之下,现在的公司真的比较沉闷无趣;而对于我同事来说,从规矩重重的国企出来,估计跟放风似的,自然觉得轻松有活力。曾经的经历就是现在的参照物,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既然经历是参照物,那我们就应该让自己多些经历。经历越多,你评判事物的参照物就越多,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不会太片面,不会太狭隘。
勤思考,小对话里也有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