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一下子看了半本莫言的《白狗秋千架》,十篇文章中有八篇都是关于当兵的故事。
当然,故事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但是军人的精神却是一往如初的坚韧。
有守岛战士的妻子,诉说结婚两年就相处了20天的心酸与苦楚,当兵的人总是先爱国,后爱家;
有写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因为长相被排挤,但是选兵不是挑明星,也不是选女婿,冲上前线的时候“放出的枪弹一样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榴弹也能响彻天”;
也有写在当兵和考状元一样不容易的时候,不管多穷多偏多闭塞的地方,哪怕寸草不生,也一定有解放军的身影……
我想,没有穿过戎装、上过战场的人是理解不了什么叫卫国梦,什么是战友情的。
(2)
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岛上的风》。
一座被命名为008岛的小岛上,常年驻守着四个大兵:副班长李丹、刘全宝、苏扣扣和向天,小岛很小,距离信号站也有些距离,唯一算是好处的是岛上草植茂盛,以至于蛇鼠总是异常出没。
司令的女儿冯琦琦是生物系的学生,非得要上岛考察,和大兵们一起同吃同住,一场从未有过的海啸风暴最终带走了守护小岛多年的副班长。
那场海啸过后,冯琦琦不再考察什么达尔文生存定理了,因为她曾经看见多海啸中的战士,那是一场人生的洗礼,所以她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还有副班长的那首《岛上的风》:
我爱岛,
我爱岛上的风。
因为它永远眷恋着海岛,
即使去趟大陆,
也总是匆匆地赶回来,
像一个忠诚的守岛兵。
这就是守岛兵,哦不,每一个“兵”应该有的在战场上的血性和对保卫祖国的担当。
(3)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视频:
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站岗执勤的军人,竟然走过去恭恭敬敬地敬了个礼,动作很是稚嫩,甚至小手根本还不能举到和头一样高的位置,但那充盈的眼神中放出的光芒竟然有些许崇敬和坚定,而军人在天安门前的回礼更像是完成了一场使命交接,严肃且庄重。
也许就这样,就为这个孩子的未来播下了一颗种子。
以前对军人知之甚少,只偶尔在电视上看过天安门的阅兵礼和升旗仪式。
我知道,他们见过晨间的太阳、吹过夜晚的风,在严寒酷暑中摸爬滚打,和我们一样年纪轻轻的手上就已经布满了老茧,练出了沧桑。
只要有需要,他们就既可以扛得动钢枪,又能够抢得了洪险,既可以到寸草不生的贫瘠的疆藏,也可以毫不犹豫就前往“孤苦伶仃”的海岛。
这就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敬畏的军人。
万家灯火时,总有一盏盏孤灯,在等候在外的孩子们回家。
总有一个人,在等你们回家。
写在一个既不是建军节也不是建党节的奇怪的日子:
今天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月前的消息,一名19岁战士在参加高原实兵演习时,年轻的生命被永久地定格在了冲锋的路上,他牺牲前也还是充满稚气的样子,也就和我们一样的年纪。
所以特意找了莫言的《白狗秋千架》来看,军人的风采一如既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谢谢最亲爱的你们。
公众号:小妖笔记hc,写故事也写生活,军恋分享、生活情感、时而听听歌、时而瞅瞅电影。
你我本就是彼此生命的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