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系列进入暗冬的记号如同一颗颗音符,延续着挽歌奏响。这是阅读历史、思想历史的好时候,或者说,是我们一直欠着铭记历史与反思历史的债。“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于站在身后的我们而言,我们可以轻易用一句“日光之下的旧事”概括一个时代;于每一个有血有肉在那个年代的人而言,每一个明天都是新鲜的未知,他们在那里死了或活着;好像张爱玲的那句话,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如今,我们又活在自己的新鲜年岁中,在嘈杂的历史碎片中继续前行。有人在沉睡中痛苦醒来,有人在清醒中愈发痛苦....抑或,仍有更多的选择。
这是一本历代人往事的田野访谈与学术分析集合,是许多灵魂生死翻转的记忆,是绝望与盼望的合曲。他们在这个庞大的社会与漫长历史中,不过是羸弱微光,他们的欢笑与泪水没有人看见,却书写于上帝的篇章之中。我们不当遗忘,而是要记住——记住那一篇篇黑暗的章节,也记住那一个个闪光的回忆;不仅是为了他们,也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因为漫漫历史背后那双看不见的手。
集体失忆
作者在结尾篇谈到,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集体性的选择性失忆,更是因此困顿于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年轻一代选择了遗忘或是背叛,过去成为一片空白或蒙上了乌托邦的幻想 (post-Communist nostalgia);那些从中活过来的人为了保留自己那一点的归属感而选择掩耳盗铃。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盛行,我们继承先辈的焦虑与不安。人们蜂拥争抢每个时代的偶像,又为时代的偶像抛弃;若无法找到真理的真光,便只能陷入偶像制造又破碎的轮回。诚如加尔文所说,人心本是制造偶像的工厂。
在被偶像抛弃与破碎的人群中,有的人在叹息中走向彻底的虚无或犬儒,在洪流中半醉着活,因为明天就要死了;而有人在探索中看到了真理的真光,触碰到那漫长磨难的答案。例如此书<Censored>一章中提到那不能提的两个数字后某种群体性的坍塌和转变;巨大的偶像粉碎之后,民间宗教鸡犬升天,亦从今日各类标题党养生教可见一斑。而在这集体坍塌之前的年代,是我只能从纸张与视频中窥视却无法感受的三十年。此书以杨小凯的监狱经历开篇,引出了那个年代从幽暗到真光的一篇篇故事。开头的<Captives>与<Worldview>是我不禁流泪读完的两章。其时罄竹难书之暗与苦虽早有所知,心中亦有所备,却仍然无法不感动叹息;我们无法明白上帝在历史中所写的苦难手笔,却真实看到了祂不住的恩典之手从不离开祂的百姓,更从中看见祂亲自道成肉身经历最沉重之苦难所带给我们的生命。这令我想起《叛教者》一书——事实上,人性的幽暗从未在顺境中光明;许多残忍的拆毁之后,有人承受至高者灵魂拷问的生死之痛,却经历了奇迹的甘甜。历史并非与我们无关的英雄叙事或风花雪月,亦不能随从世人将之作为谈笑间下酒菜耳。基督徒更不当失忆,不是为了作一句动听的赞美与归纳;我们是否有读史之智,是否在那智慧开端——敬畏耶和华中,更深地认识自己与这个世界,认识神掌权的世界,并祂叫我们看到的每一件事;我们也当去认识他们,他们与我们同感一灵,也曾信心满溢,也曾跌倒彷徨,他们也一样有所软弱,与我们一样经历罪担之重,经历生死迷茫。对于他们,我们有所庆幸,亦有所羡慕。细思之后更无他言,惟求上主掌管明天,掌管我生命的全部——“主,请使我向你呼吁,同时追求你;使我相信你,同时向你呼吁,因为你已经传授给我们。主,我的信仰要向你呼吁;……”。(1)
金丝笼
如果此书的前两章讲述了丝玖后铁网的故事,那么后面则是当代读者更为熟悉的一种新的自由丧失——从铁网监狱换到了金丝网笼后——因而许多人遗忘过去,无视伤疤,且以为自己并不在这监禁之中,也不知道丧失了何种自由;甚至许多基督徒亦是如此,以至于对许多事件生发自作多情的惊讶与忧伤。在新的金丝笼中,教会群体重新走入社会见光之处。基督徒群体得到重塑,基督徒个人亦经历世界观与生活行为的重塑。新的一代基督徒面临着个人与教会在新的社会政治形态下的挑战;越到书的后面部分,内容相对而言越是熟悉。口述史中的许多人,虽是化名,却亦有熟悉亲切的面孔,读之会心一笑。许多篇章越是熟悉,越是读之心头沉重,如<Two Cities>、<Calvinism>、<Marriage>、<Education>、<Crosses>等;或是因自己受困于其中许多现象,经历其中许多变革与张力,深知自己的软弱而又惶恐于不新鲜却尚未发生的未来。
近日听到一句话(其实是与作者聊天之时:) ),教会播种什么,世人就收割什么。若无神恩典的护理,这个世界只能沿着黑暗落下,毫无生机;而唯有这世界的光与盐发出与这世界不一样的气息。这诚然令今天的我们羞愧,因自己心头的沉重何尝不是源自世俗的渗透。我们看到了自己所经历这一切的归纳,包含着许多旧事的影儿与新事的迷惘——这究竟是让自己更释然或是更痛苦呢?我们看到了过去许多光与盐的见证,亦看到许多泪与血的伤口,直到自己这里——直到今日,这一刻,这一秒,仍然有挥之不去的困惑。
在虚无与怀疑盛行的今天,教会与个人背负着新的十架。在最后几个篇章,我认为是作者抛出了这一系列新十架的问题——城市新兴教会的发展,建制及神学,一代基督徒与‘旧我’的突破及与‘旧家庭’的张力,新的正教关系,婚姻困境,基督教教育....其中任何一个话题都是如此宏大,或是许多基督徒一生为之殷勤侍奉的异象,乃至需要未来三至四代的沉淀。我们不该忘却的是,我们仍在这不自由的现世;无论这金丝网笼如何粉饰,这世界非我家。永恒救赎之盼望方是脱离回忆苦痛的解药;从显明的恶中看见那隐藏的上帝旨意,深信与那位永恒之主的联合,便是从今日——这一刻,这一秒,乃至未来每一天的基石。
我们且看着空中掌权者的首领仍在这世界吼叫,更深知那败坏掌死权者已复活重生,建立祂的国。
失忆·牢笼 ——李晋马丽新书《在挣扎与重塑间》随感(1)奥古斯丁 《忏悔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