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54消零派
读书记不住,记住用不上,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记不住,记住用不上,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 米卡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2-09-05 11:05 被阅读0次

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学完知识记不住,学那么多有什么意义呢?

学完了也没用上,读书真的有用吗?

如何才能让学到的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如果你有以上困惑,一定要看一看今天这篇文章。

方法就一个:平常学会聪明地记笔记。

强烈推荐大家使用具有双向链接的笔记APP,让笔记帮助你更好地管理知识,解放大脑。

真正的学习高手不会去记一个个知识点,让大脑不堪重负。

把学习搞成一件苦差事,没有人能坚持下去的。

我们读书从来都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能被提取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看完大概5-6本高效阅读的书后,我总结出来的方法就是,平时学会聪明地记笔记,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学习困扰。

这个方法如果你掌握了,你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效率一定会飞速提高。

学到的知识不再石沉大海,而是随时都能被你提取出来解决实际问题。

01 为什么推荐大家用带有双向链接功能的笔记APP?

比如Flomo, Obsidian等,可以让新旧笔记直接产生联系,这样循着蛛丝马迹总能找到我们要的信息。

学完知识记不住、学完用不上,就是因为我们提取知识的路径太少,关联太少。

学习知识就像在大脑里建一座城市,一个个独立的建筑就是知识点。

比如,以下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容易找到建筑A呢?

建筑A与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

2.建筑A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连

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选项1。学习知识也是如此,只有让知识与知识产生联系,联系越多,路径越多,越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随取随用,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否则只会学完即忘,学得越多,人越迷茫。

就好像懂了很多道理却说不出来,就是因为路径少,只有一条,不容易提取。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学习知识时,主动去让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产生关联。比如阅读时看到一个印象深刻的点,主动思考:这个知识点以前在哪学过?

一旦把这个行为变成习惯,想不建立联系都难,久而久之知识越巩固,想学不好都不行。

以下是我记录笔记的习惯,用Flomo做的,供大家参考:

大概操作就是这样:

每次做笔记时像在写一张卡片,一张卡片上记录:摘抄原文+感悟+行动指引。

沙子和金字塔的区别就在于内部结构,知识管理也是如此,如果不注重关联,读完即忘。

这个记笔记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产生关联的过程。那些#标签就是我能想到的旧知识,链接过来就算产生关联了。我点开任意标签就能看到对应的一大串笔记。

做这个笔记就像在织一张网,这个网不是越记越乱,而是有序且内部关联的。可以随时提取出来。

当你学的知识能被随时提取出来,就不会再有“读书无用”的错觉。

如果你信任这个笔记系统,完全不用再去死记硬背一个个知识,而只需要记住知识的关键词,到某一天想起来能顺着蛛丝马迹找到笔记就行了。

比如这条,我写完就会把它忘了,不会去记它。我只会去到我的大索引,记住知识联结这个关键词就行了。以后一定能找到这条笔记。

做完上面笔记,我会复制链接,并粘贴到下面的旧笔记里:

这样我就不再需要记上面的笔记,而只需要记住最终的这个大框架关键词【知识联结】就行了。知识点再多也不怕,有一条链子把它们勾连在一起。

做完上面的笔记,如果还有时间,我还会不断往更大的框架思考,比如把【#知识联结】再放到更大的框架里面,如果【读书】这个框架:

Flomo浮墨笔记APP

这样以后想研究读书方法领域,层层嵌套,笔记就多到数不过来了,而且不是越记越乱,而是有序且内部关联的。

这才是笔记能随时提取的秘密:笔记一定要有关联,且有序。

想找一个笔记,直接思考它属于哪个板块,直接顺藤摸瓜下去,一定能找到,因为底下的笔记都是相互链接的,关联多到停不下来,路径多到停不下来。

这个记笔记的习惯就是,准备写一个新笔记时,思考它应该放到什么地方,未来才方便提取。

记住一句话:未来怎么用,现在就怎么记。

以上习惯是从今年开始的,坚持半年了,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每天日更不是问题,因为有一大片素材可用。

把功夫放在平时记笔记上,最后写出来是水到渠成的,只需要整合几篇笔记就好啦。

很多人学完知识记不住,就是因为新旧知识没有产生关联。

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大家使用具有双向链接功能的笔记APP?原因有以下3点:

1.因为建立关联才能记得越牢

这儿有一个例子:小时候我们学数字时,我们常常听到:”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蝴蝶”等,都是用的这种用旧知识关联新知识的方法,也叫“记忆宫殿法”。

即构建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力去。

结果就是学得更快,也记得更牢。

2.建立关联方便我们随时调用

很多人学习知识时喜欢收藏,但很多知识未来再也不会点开。如果建立了关联,往往能够寻着蛛丝马迹找到相关的信息,帮你解决问题。

古典老师说过,未来社会社会考验的不是你记住多少知识,而是你能调用多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不管你学了多少知识。

3.可以大大解放我们的大脑

当知识与知识之间有联系了,就代表你不需要去记住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只需要记住这些知识的联系即可。

记住联系比记住知识点容易太多了。

就好像单纯记忆你的身份证号 你肯定背不下来。但因为你知道这些数字与你的出生日期有关,而且头部几个数字与你的地区有关,你就只需要记住末尾后几位就行了,这就大大解放了大脑。

我们记笔记也是,找一个让你信任的笔记系统,每次记笔记时就主动关联旧笔记,主动去思考这个知识以前在哪学过,一定不要小看这个动作。

当你建立的关联越多,知识体系就会越来越牢固,随着时间推移,想学不好都不行。

李笑来老师说过: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的依据很简单:

1.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2.看他脑子里那些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当你学得越来越多,就会懂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正如百度前副总裁李叫兽所说: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写到最后

学完知识记不住,是因为我们中了上学时背课文的毒。学知识本来就不是为了记住。

正如老舍所说:“读书要我记住,那还要书干什么。”

我现在读书很少去记住,而是经常调出来用,用的次数多了,就刻进我的脑子里了。

这个“用”,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时间,也可以是写作。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日更,因为日更就是在活用我的笔记,盘我的大脑。

让这些知识用的次数越多,关联新知识越多,越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帮助我更好地解决问题。

当你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每天不读书真的会像不吃饭一样难受。而且,这并不难。

就是学会聪明地记笔记,去搭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就会变得前所未有地有趣。

仔细观察那些爱学习的大神,他们是因为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和乐趣。

如果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没人能坚持下去的。这中间的差距,其实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最简单提高你学习效率的方法就是大量阅读,然后聪明地做笔记,当你突破新手期,一定会爱上读书。读书比看电视追剧有趣多了。真的是这样。

另外,平常我用的最多的是Flomo浮墨笔记,在我看来,它完全是为《卡片笔记写作法》量身打造的。Flomo不倒,我会一直用下去哈哈哈。

有任何关于学习和写作的问题,都可以来私聊我哦。谢谢大家关注,爱你们❥(^_-)

相关文章

  • 读书记不住,记住用不上,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学完知识记不住,学那么多有什么意义呢? 学完了也没用上,读书真的有用吗? 如何才能让学到的知...

  • 现在的样子,其实就是你长久以来选择的结果

    跟几位朋友聊天,说起读书这件事儿。 书,这个东西看完又记不住,记住了又用不上,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 一众朋友都...

  • 文案研究院热身Day2

    技巧20:触发好奇心 读书记不住用不上,所以你索性不读了。但是同样读书,我们不仅记住了,用上了,还赚到钱了,而方法...

  • 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估计不少人,都有这种困惑:读的书很快就忘了,根本记不住,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好像根本就没有意义啊。 其实不然,读...

  • 读书绕不开,记不住,不理解,用不上。怎么办?

    读了记不住,记住了不理解,理解了用不上。 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读书仿佛读了个寂寞。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是这样? 我们...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很多人都有个疑问:自己读书之后常常忘了书中的内容,读书如果没法记住书里的知识,那么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很长时间以来...

  • 读书就像吃饭

    有朋友问我:我看完了一本书,一下子就忘记了,甚至不记得作者和书名了,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是啊,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 竹篮打水真的是一场空吗?

    有朋友问我:我看完了一本书,一下子就忘记了,甚至不记得作者和书名了,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是啊,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 读书的最高境界

    读书的最高境界:没时间,读不完,记不住,用不上; 一直困扰个人多年的看书困惑,如何破除读书的魔咒,借...

  • 读书那些事儿

    001 读过的书总记不住,那读书还有什么用? 有一个小孩也问过他爷爷“读书有什么用”,爷爷让小孩拿着竹筐去打水,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记不住,记住用不上,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hi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