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戏说三国

戏说三国

作者: 公子明清 | 来源:发表于2019-10-12 17:20 被阅读0次

有人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三国多为野史记载,与正史有很大差异,作者易将自己的情感代入,故事多为虚拟,带有神话色彩,因此害怕将别人的思想灌输到自己的脑海中。

书读的多了,会发现自己无所不知,书读的多了,也会发现自己一无所知。我们就像一块海绵,不断的吸取这个社会的养分,不管是糟粕还是精华,不管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按照所占比例不同,构成我们,完全不相同的我们。所谓书籍,无所谓真实,可以沉浸在作者想要表达的赞颂与贬损之间,但不可以在作者塑造的人物中沉迷,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作者能够斩钉截铁的告诉所有读者,你必须按照我的想法来看。作者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然会有偏好。所谓读者,并不是唯某一个作家至上主义,而是不断涉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必当真,也不要全然不顾。融会贯通,接纳百家思想,拥有自己见解的,才是读书的真谛。读书不是为了让你接纳某一种思想,也不是让人否定某一种思想,而是让人学会去斟酌这话的对与错。对了,一笑而过,不必斟酌。错了,也一笑而过,无需斟酌。自己心中要有一杆秤,同样也能接纳百家思想。这才是我所理解的读书。

书读的多了,人也就变得越来越浑浊,这块海绵,吸取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它不断的接纳,不断的吸收不断的放放弃,周而复始,不知停顿。

我这倒不是劝大家看书不要带有感情色彩,否则那该多无趣,看书,不就是在戏谑中夹杂着自己的感情妄自评论,祈求知音吗。大胆的说出自己所欣赏的,即便是虚构,你可以不赞同我,但是我不在乎。

三国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世人爱刘备贤德,也有人指其虚伪,世人爱曹操一代枭雄,偏有人认为他奸诈,三国谁不奸诈,若是站在曹操的角度,那刘备倒是虚情假意了,三国无对错,所谓对错,皆在角度。或许有人说,这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可是我们看书并不是看的现实,图的只是一个乐趣,何必执着当真呢。真真假假,何必执着,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不要去纠结于真假,可以保留见解,可千万不要丢了兴趣。

其实,茫茫人海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这块海绵吸收的都不同,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见解,我们分享,陌生的感动,不必知道彼此是谁,我们也不需要联系方式,何必用联系方式的沉默阻断那份无名的只属于陌生人之间的感动呢。

相关文章

  • 戏说三国

    文/鲁易铭 青梅煮酒论英雄, 皇叔机警借雷生。 汉末乱世风烟起, 曹魏刘蜀建奇功。 孙吴崛起在江东, 赤壁破曹百万...

  • 戏说三国

    桃园之所以有结义,是因为古时大家都没有WIFI呀。不能手游打游戏、刷剧、看八卦呀。哥仨一合计咱们也没有手机...

  • 戏说“四大名著”

    【戏说“四大名著”】❣@上官皖儿 三国是正史, 水浒是野史, 红楼是家史, 西游是妖史。 三国写官, 水浒写盗, ...

  • 戏说三国36

    在逃跑的路上,经过这次有惊无险之后,曹操到达了陈留。根据《三国志》记载,“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十...

  • 戏说三国34

    到了这一年的二月十七日,献帝刘协一行浩浩荡荡从洛阳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西迁长安之路。董卓还留在洛阳,为了震慑地方豪强...

  • 戏说三国35

    当初董卓以一介军阀身份入京,孤立无援,在逐渐壮大实力,最后掌握全盘军权之后,对士大夫阶层进行打压。当中一些人屈服于...

  • 戏说三国魏延

    我是一个三国迷,小说《三国演义》也看过。说是看过其实也没看完。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完完整整的看一遍这部小说,这是后话。...

  • 戏说三国33

    董卓就在相府与谋士们商议对策,想促成这次迁都,说你们有何良策?谋士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什么目前形势、什么迁都安排...

  • 戏说三国37

    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家族世代在吴地做官,据说他们家是《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后代。也有人说他家祖上跟王婆是一个职业...

  • 假如姜维代替了庞统

    假如姜维代替了庞统 常言道:历史学家偏爱三国,戏说家钟情爱新觉罗。看三国经常要提到的两个字就是“假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说三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hk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