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起来,在手机、平板、电子墨水屏等技术尚未普及的年代,阅读电子书确实不算太轻松的体验。小时候家里有一台586 CPU(第一代奔腾Pentium处理器)的电脑,屏幕是一台硕大的凸起的CRT显示器,相当笨重。那时候上网还需要外接一只“猫”(调制解调器Modem),拨号时发出奇怪的尖叫。
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去买盗版游戏光盘的时候——很抱歉曾经支持过盗版事业,小时候既买不起正版光盘,也不存在售卖正版的地方——看到一张封面上印有帅气的拳皇人物的,以为是个格斗游戏。结果买回来才发现里面净是拳皇、铁拳之类的宣传片,以及大量“金古温梁”(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的武侠小说。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对着这个圆鼓鼓的屏幕阅读武侠小说。躬身埋头对着发光屏幕的姿势,确实不如背靠椅子手捧纸书来得舒服。我记得那时候还有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哪种更好的争论,现在大概已经烟消云散了。
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台iPhone,那一年也是Amazon发售第一台Kindle的一年。十四年过去了,软硬件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电子书的阅读体验,人们也完全接受了电子书。近些年我在买书时也优先选择电子版,阅读软件最好是没有干扰,专注阅读的,所以我几乎只买Kindle版的电子书,软件中“受欢迎的高亮”、“广告推荐”之类的功能当然统统要关掉。Kindle的类纸质阅读体验很好,但是设备性能比较差,所以做笔记时我会使用iPad上的Kindle软件。
但是始终有些书是只能买实体版的,比如最近两期#枫影夜读提到的《艺术的故事》和《S.》。
《艺术的故事》有大量插图,阅读时也常常需要前后翻页。无论电子墨水屏还是iPad的屏幕,与高质量的印刷品仍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插图本还是实体书阅读起来更加舒适。但对印刷质量要求也很高,像《艺术的故事》的中英文版就采用了不同的纸张与印刷工艺,在细节和色彩还原上差距不小。至于《S.》这样的书则专门为实体设计,捧着做旧的书本,翻着信纸阅读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体验。
多数时候我购买实体书只是因为它没有电子版。像是村上春树的作品,台湾赖明珠翻译的版本在大陆并没有发售电子版,也有些新书是还没来得及电子化的。虽然如此,现今电子出版物已浩如烟海,想买的书通常都能买到。除了少量新书尚未引进以外,通过亚马逊中国也可以很方便地购买英文书了,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真是不可思议啊。
回想在CRT屏幕前点开HTML文件逐字阅读的情景,不知道什么时候高清的全息投影技术可以成熟呢?到时候不仅便携,而且可以伸缩放大。这样一来,还原起需要领会作品尺度的艺术书籍恐怕会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吧。
如果这天到来了,我就带一本精装本的纸质书,找一个靠近河边的地方,阳光要好但不能太强烈,天气要晴朗但不能太闷热,打开这本书,当然油墨的味道不能太刺鼻。于是乘着暖阳和风,一头掉进文字的世界里面了。
果然,手捧纸质书的体验还是更有趣啊!
21.05.21/夜
于阁楼
你好,这里是《漫无目的》,我是枫影Justin Yan,一个虚度光阴的人。
感谢你的阅读。
参考资料
- 封面图片: Unsplash @felipepelaqui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