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作者: 梦回唐朝_a324 | 来源:发表于2024-08-20 07:00 被阅读0次

寄韬光禅师

唐·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

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

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寄韬光禅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律诗,作于宝历元年至二年(公元825—公元826年)期间,当时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此诗是他写给杭州天竺寺的韬光禅师的。

这首诗的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山。颔联接着细写两寺、两山方位关系,写东西南北相连相近,从流动的云、水写起,正是最好不过,而妙语如珠,一气读来,也恰如行云流水。颈联仍写两寺关系,而“前台”“后台”“钟声”,已带出第七句“行道处”。前已写尽南北东西,接着又写前后上下,圆转玲珑,无所不到,读来应接不暇。句式与首联固是不同,与颔联也是同中有异,并不犯复,而写花则从后视前,写声则从上到下,丝毫不乱。这六句诗,对仗工整,连续使用叠字,诗味回环。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尾联归结到禅师身上,佛经中本有天女散花的典故,“天香桂子”,正合身份。

全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诗人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

有华严之圆融。

相关文章

  • 七律•浮云扫尽即诗仙(读白居易《寄韬光禅师》和诗相寄)

    题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并号香山居士。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诗...

  • 乌巢道林禅师

    乌巢道林禅师~~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由侍郎出任杭州刺史,入山拜见道林禅师。白居易问:“禅师住处甚危险。”道林禅师曰...

  • 责妻宠子

    近日,余学诗香山居士之《寄韬光禅师》,甚慕其章法奇特,语妙如珠,音节活泼而诗意连绵,每每爱不释手!乃东施效颦,勉力...

  • 90后酷说《老子》(15)老子为什么不说真相?释迦牟尼为什么欺骗

    题引: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访鸟巢禅师。鸟巢禅师正盘腿坐在松树上,闭目养神。白居易说:“禅师所处,太危险了。”禅...

  • 修心养性~1

    白居易有一次问一个禅师:什么是佛法大义? 禅师回答: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白居易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知道。 禅师...

  • 香山居士参禅

    一 有一天,白居易上山去拜谒道林禅师。见面施过礼后,白居易随口说道:“禅师这里的风景真是好美啊!” 道林禅师随手一...

  • 白居易拜访鸟巢禅师的故事

    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最根本的道理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很失望地说:“哼,...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窠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向鸟窠禅师的住处去请教。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佛...

  • [趣智慧]道理学了千万条,为什么学不会5S第一条?

    [引言]白居易曾经问乌巢禅师,什么是禅。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曰,这么简单?禅师曰,三岁已知,八十难行。...

  • 白居易和鸟巢禅师

    【我的阅读】《白居易和鸟巢禅师》 浙江绍兴秦望山,也叫燕子岩头,传说是秦始皇刻石所在,所以也叫刻石山。 山上有大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kg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