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足足吃了两小时。四个人,两两相对。在举箸的间隙,时不时地蹦发出开怀的笑声。
第二天,向凯南在QQ群里把下月十七号易老师举办学术研讨会的会议安排及会议行程发布了出去。这个消息,就像一块石头被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大家就“让恩师出钱,还特意强调不收礼金”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要知道易老师的学生,现在个个都是财会行业的中流砥柱,成功人士,他们不缺钱。向凯南两手摊开,表示无奈。并说明举办这场学术研讨会的初衷,就是要模糊过生日的概念。师兄弟们一听大师兄这话,也就不再说什么。纷纷表示到时要来参加,没时间也要尽量争取。
湖南的余同学要来,重庆的陈同学要来,留在本市的同学,就更不必说,自是要来的。远在北京的万同学——易老师最得意的门生,露出失望的表情。因为,他来不了!每年的年尾,都是公司财务部门最忙的阶段,他请不到假。也有一些同学,跟小万一样,天南海北。虽然心里特想来,但不确定能腾出时间。
向凯南初步统计了一下,确定能来的有三十人左右。确定不了的,大概有十人左右。这样一来,出版社二楼那个大会议厅,就显得绰绰有余。接着他就去交涉,关于借用场地问题。征得同意后,就着手去准备研讨会上要用到的东西——比如PPT教学投影仪。
中午聚餐的地方,向凯南觉得学校附近一家叫着“蜀之源”的酒店还不错。他在里面吃过几次饭,那里菜品齐全,烹饪出来的菜肴,味道极具特色。酒店的二楼有一间中型宴会厅,能同时容纳六十人左右。加之,酒店门口场地开阔,方便停车。每样菜品的价格在同等档次的酒店里,也不算贵。
不过,最终的决定权,在师母手上。师母去看了向凯南所推荐的那家酒店,心里比较满意,也就把订金付了。
十月,悄然谢幕。十一月的朔风,翻卷着路树的叶子。向凯南的老婆——胡君林,周末也没闲着。她跟向凯南商量着,给易老师订一个六层的大蛋糕,当天中午,找人帮忙直接送到酒店里去。宴会厅里,再准备一个香槟塔。到时候,让易老师和师母,一起往杯里注满香槟。酒店二楼的宴会厅,场面要布置得温馨一点,气氛隆重一点。但是,这一切都要悄悄完成,不能事先让二老知道。
时间一天天临近。心情也越发地激动。无论是小到摆放在会议室门口的花篮,与会人员面前的水果,宴会厅里的酒水饮料。还是大到与会人数,会议要用到的资料和设备,酒店的布置。向凯南夫妇俩,都已安排妥当。现在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十一月中旬,落在峨眉山的第一场雪还未来得及消融。雪花铺在松树上,绿色的松枝好似盖了一床薄薄的棉被。雪风从山的那头吹来,把一树青黄的银杏叶,染成深黄。它们鳞次栉比地站在学校小花园四周,像一只只涅槃后展翅欲飞的凤凰,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阳光的温暖。
十七号这一天,易老师和师母便早早起床。只见易老师穿了一件深灰色翻领衬衫,打了一条重枣色领带,外面套了一件长度过膝黑色呢子大衣,手握一个荔枝纹电脑包,脚上穿的那双皮鞋,被擦得闪闪发亮。重新染过的黑发,三七分,从发根到发梢,自然而有型地修饰着他的脸颊。他依然很严肃,但你能通过他的眼睛,觉察到一抹温柔的微笑。
师母昨天下午去理发店洗了头,她无需染发。因为头发天生呈板栗色,头发里虽夹杂少许银丝,看起来却不太明显。因此,整体造型只需吹出头发的蓬松感即可。只见她拿出平时不常穿的咖啡色皮大衣,里面搭配一件黑色羊绒衫,手上戴着一块成色上好的玉石。肩挎一个鳄鱼皮包,脚蹬一双软底真皮皮鞋。
穿戴整齐后,俩人分食了一个馒头,各吃了一枚鸡蛋,各喝了一盒250毫升的热牛奶。看看时间,还不到八点。学术研讨会定在上午九点举行。于是俩人漫着步,胸腔迎着空气里的些微寒凉,脚步踩着枯黄的落叶,慢慢往校出版社的方向走去。
校出版社门口,向凯南夫妇连同门口那几个鲜花怒放的花篮一起静静等候。看到易老师和师母前来,俩人赶紧迎了上去。师母提出要到会议室去看看。进到会议室里,桌子和地面几乎一层不染。会议桌的中间则间断摆放着鲜花,每个座位面前都摆放有茶杯和一小盘水果——数个砂糖橘和几个小香蕉。
“易老师我们先出去迎接,待会儿师兄弟他们就该来了。”向凯南说道。
“那好,我们也都下去等。”师母转身下了楼。
不一会儿,就有小车陆陆续续地朝这边开来。平时,这里门口罗雀。今天,这里熙熙攘攘,一个个衣香鬓影。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第一个来的是易老师的第一位女博士——段瑞。她在车里,就看到了易老师和师母一行人。她下车锁好车门,就大步跨过来跟众人打过招呼。接着就把一个厚厚的红包,硬塞给师母,可是她的手,却被师母狠狠地摁住,并一再强调:“段瑞,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是这个红包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收。不止是你,任何人的都一样。”段瑞坚持了一会儿,见师母执意推辞,只好作罢。
接着,湖南的余姚、重庆的陈方明、蓉城的李杰等人……有的携带家眷,有的独自一人,有的昨天下午就已经来到了这里,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等待这场头脑风暴的开始。八点四十左右,易老师的学生们,当时确定能来的,此时都已纷纷落座。
但是易老师和师母,还在那里翘首以盼。因为,他们最为宝贝的孙女——易玲,还在来的路上。至从儿子易培离婚以后,孙女易玲就一直跟着她的妈妈一起生活。易玲的妈妈在这座城市南门的一所大学里教书,易玲则在大学旁边的附小读书。
今早,易培接到易玲后,紧接着就往这所财经院校的方向赶来。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师母的内心是焦急的。但是她又不愿意打电话,怕儿子易培开车接电话不安全。就在她焦躁等待的过程中,电话响了,是易培打来的。告诉她:“妈,我们到楼下了。”
师母挂断电话后,奔下楼来。看到久违的孙女后,平时积攒起来的思念,在这一刻,化为一个满怀的拥抱。只见十三岁的易玲个子高挑,瓜子脸,大眼睛,一头齐耳短让她整个人精神焕发。易玲用标准的普通话喊着:“奶奶。”右手则攥着一副对联。
“奶奶,爷爷呢?这是我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说着,她把手里的对联晃了一下。
“你爷爷在楼上,一会儿看到你,肯定特别的高兴。”师母牵起宝贝孙女的手,眼里乐开了花。想想易玲四岁离开这个家,如今已有九个年头。四岁之前,除去在幼儿园的时光,每天都是和师母形影不离的。
易玲很小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明,有着超乎年龄的狡黠和思辨。在她三岁那年,校园里的蔷薇花怒放在每晚她和奶奶散步的必经之路上。
“奶奶,我可以摘朵花儿吗?”
“不可以的,看见前面那个老奶奶没有,她是这里的护花使者,看见你摘花,她会打你手心。”易玲顺着奶奶的手指看过去,果然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那里低头扫地。
“那掉在地上的花儿可以捡吗?”
奶奶沉吟了一下:“掉在地上的当然可以捡。”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易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一朵盛开的红色蔷薇扯下来,立刻扔在地上,又马上捡起来,眨巴眨巴眼睛,抬头望着奶奶。
小小年纪,就懂得如此变通。作为奶奶的师母,肯定不能再说什么,面对反应如此敏捷的孙女,唯有大笑。可是这么冰雪聪明的孩子,小小年纪就面临着家庭的破裂,想起来格外让人心疼。
易老师在楼上就听说宝贝孙女来了,看到婆孙俩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就赶紧起身,迎了上去。
“爷爷”。
“快来”看到孙女来了,易老师那副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爷爷,这是我送您的礼物。”随即易玲展开了手里被卷成圆筒的对联。
只见上联写着:“七十祝寿寿星高照高徒遍中华”。
下联写着:“十九庆功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
易老师的学生们,那都是博士,可谓饱读圣贤书。可是也经不住纷纷为她点赞!直接叫她“未来”。因为,现在的她不过是一名刚上初一的小女生而已。文学功底,非同凡响。
内容是好得没话说,不过这个毛笔字就显得不是很有笔锋。看得出来,下笔之前先是用铅笔对每个字做了轮廓上的勾勒。然后再用毛笔,一笔一画地填上去的。
这份生日礼物,送得是别出心裁。即有才气又有匠心。易老师和师母看到自家孙女如此有出息,内心甚是欣慰。一众人等,也是打心眼里赞叹,欣赏!
这下所有人都到齐了,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向凯南第一个发言,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接着是易老师和师母发言。二老说完后,掌声响起来。紧接着只见易玲站起来:“作为易家的长孙…………”
最后就是易老师的学生们,围绕着易老师的最新著作——《合并财务报表》再结合着墙上的PPT,展开热烈的探讨。会议气氛即庄严又活泼。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大家心里,都激荡起浓浓的求知欲。
会议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结束后,走出会议室的人几乎都是满面红光——好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作为曾经的莘莘学子,自从离开校园后,好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地交流过学术观点了。似乎还有一些意犹未尽之感。
但是时间老人那两根纤细的脚趾已经踏入了十一半点的领土。这就意味着,离午饭时间越来越近了。一行人又开着车,在向凯南的指引下,缓缓离开了静静的校园。胡君林则留在那里,处理会议结束后留下的东西。
金玉满堂(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