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的第一首。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历来由于其主题众说纷纭,并且用典颇多,显得晦涩难懂。不管是探讨全诗的主题,还是深究其中的典故,对于高中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恰到好处的品味和欣赏诗歌,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下面笔者就从诗的结构入手,运用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感知诗中语言和结构的张力,以期揭开这首“朦胧诗”的面纱。首联以“锦瑟”起兴开篇,以“思华年”统领全诗。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诗人回首人生,百感交集,“锦瑟年华谁与度”,点明全诗的主旨。颔联承接首联, 追忆锦瑟年华。此处诗人运用了“庄周梦蝶”“杜帝化鹃”两个典故。
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蝶,而梦醒,却不知究竟是自己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既包含着诗人美好的期望,可又是虚无缥缈的梦境,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杜帝身死,化为杜鹃,暮春而鸣,啼声哀凄。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了诗人的悲愤,如闻啼音。这里既寄托了诗人的亡国哀思,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典故的原意和作者的情感之间的不一致,就形成了在用典上的张力。这种张力经过作者的巧妙处理,不但没有缺失典故原本的意义,同时还深化了典故的意义,释放了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用典的张力魅力所在。颈联再回首往事,只剩眼泪和迷惘。此处作者选用了“鲛人泣珠”“蓝玉生烟”这两个典故。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 泪也,三者已然形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及。此联表现了作者虽有美好的愿望,但只能止步于此。尾联结束全诗,又首尾呼应,点明主题:“此情”即前面三联所思所感,遥应首联“锦瑟华年”;“追忆”明点首联中的“思”字;“惘然”归结全诗情感。灵活的运用起承转合的诗歌结构, 对于解读诗意,分析文本大有裨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