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贺铸(宋)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分付:交给。
白苹洲: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具有美妙的意象,是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
歌尘:形容歌声动听。
梦云:战国宋玉《高唐赋》中的人物,所以泛指美女。
赏析:
上片:“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一片叶子飘落,忽然惊觉秋天已经到了,秋色随那流水向东流去,流水殷勤地流过开满白色苹花的小洲。一“惊”字体现了作者细微的心理活动,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是秋天,时光随着流水经过当年与友分别的白苹洲。白苹洲这一意象美妙,泛指水路送别之地。词人在此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殷勤”一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水流的舒缓之态,为下文抒发怀友之情作好铺垫。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洲上的小楼窗帘半卷,楼上的人应认识归来的小舟。此处用典南朝诗人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上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评谢朓此句:“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词人化用于无痕,贴切自然,盼友归来之情跃然纸上。所盼未得,转启下文“回首”。
下片:“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回忆起与友出游的情景,心中满怀依恋,旧迹已去,美好留在心里,动听的歌声飘散,美人也已不见。此句承接上文“应认归舟”,回忆昔时与友相聚的美好时光,“迹去心留”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只有饮酒时所见到的月亮,与我相伴愁苦。结句抒情,词人盼友不归,思友心切,心中离愁无人可诉,只好对月亮诉说。“愁”为词眼。
此词语言精炼、风格婉约、用典巧妙,通过意象的叠加,表达了词人心中的离愁及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