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好选择》
马华兴 王鹏
65个笔记
04 百转千回,如何更进一步
>> 为什么我很努力了,就是赚不到钱
>> 努力决定了赚钱的下限,但决定赚钱上限的,却是方向。
>> 职业,即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 一类是小烦恼,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也能忍。
另一类是大麻烦:不解决很痛苦,甚至威胁生存;解决了很享受,理想实现,春暖花开。
>> 解决小烦恼靠量,解决大麻烦靠质
>> 好的赚钱模式是“全都会”
>> 行业专家钻研技术,提升能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思考自己到底要解决谁的什么大麻烦,然后用什么产品解决谁的小烦恼。方向对了,努力才真的会赚到钱。
>> 总结
职业的本质就是解决别人的小烦恼或者大麻烦。
解决小烦恼用产品化思维提升变现效率,解决大麻烦要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提高单价。
把小烦恼和大麻烦组合起来形成组合拳。
>> 听了很多课,看了很多书,为什么生活还是没有大的改变
>> 学习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消费型学习和生产型学习
>> 消费型学习。消费型学习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学习结果指向自我。这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解决自己的某个问题;第二,让自我感觉更好。
>> 生产型学习和消费型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学习的结果和目标不是指向自我,而是指向他人,为了解决他人的问题。
>> 生产型学习有两个明显的好处:第一,目标达成的考核标准清晰明确;第二,学习的价值回报清晰明确。
>> 消费型学习可以缓解焦虑和增强自信;而生产型学习可以增加收入,改变生活。
>> 小时候大部分的学习都是一种消费:通过学习,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建立自信,寻找并确定兴趣之类的纯粹消费行为。
>> 总结
消费型学习是建立自信的手段,结果都是指向解决自己的问题。
生产型学习是增加收入的手段,结果都是指向解决别人的问题。
青壮年多生产型学习,少消费型学习,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 我的颜值不高,该怎么发展
>> 人们长期对颜值存在一种“刻板印象”,认为颜值高的人工作能力也会强,情商也会高,道德感也比较强,善良讲情义
>> 能力是底线,颜值是加分
>> 如果一个人的颜值普通,不妨提升自己的能力,稳住底线,再去考虑加分。
>> “自我概念”是个心理概念,指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一般来说,自我概念清晰的人,内心会接受自己的颜值,精神状态比较积极,颜值会自然提升。
>> 二是情绪管理。既然情绪会改变我们的相貌,那改变相貌的一个方式自然就是调整情绪。
>> 学会感知自己的情绪,接受现在的自己,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一些。当自我概念发生变化,外貌也会发生改变。
>> 2.学会自嘲
>> 3.无风险改变
>> 怎么发展自己的职业呢?
可以有三个思路:
>> 1.定位:多做和事打交道的工作
>> 2.长期:尽量少换工作
>> 审美会疲劳,审丑也会疲劳。
>> 3.逆向:多建立“丑”的优势
>> 总结
工作中,能力是底线,颜值仅仅是加分项。
改善颜值要关注性价比,做高收益低风险的事。
颜值太低多做和事打交道的工作,少换工作。
多想颜值低的好处。
>> 在大城市打拼如何发展自己的人脉
>> 第一步:互相认识,简称“互识”;
第二步:互相惠及,简称“互惠”;
第三步:互相信任,简称“互信”;
>> 那怎么“出来”认识人呢?有三步。
1.寻找“场”
场,就是一种独特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认识陌生人并不尴尬,甚至环境里弥漫着陌生人互相认识的氛围。
>> 2.介绍自己
>> 你需要在自我介绍时,回答这两个问题:
如何记住我的名字?
我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
>> 3.建立交互
>> 看看你能帮别人什么忙
>> 第一,专业加行业。
>> 第二,个人技能。
>> 第三,个人人脉。
>> 第四,个人态度。
>> 总结
小城市的人脉像“连连看”,双方是相同的;大城市像拼图,双方是互补的。
建立人脉有三步:互识、互惠和互信
互识的本质是建立印象,互惠的本质互相帮忙,互信的本质是一起合作。
>> 怎么让公司更多的人,特别是大老板认识我
>> 首先,别把吸引大老板当成工作主业。
>> 那如何正确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被大老板注意到呢?有三个重要的方法。
专业表达
>> 第一,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表现,不越界。
>> 第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
>> 1.全局化思维
>> 如果他之前从事过跨部门协作的项目,就能帮助他从更多部门和职能的视角思考问题,开阔视野。这样再跟老板沟通,就能做到既表达自己的专业,同时又兼顾老板的视角。
>> 2.获得多部门的人际支持
>> 有分享的机会要把握
>> 证明的方式除了自己做出业绩,还一个好方法就是“分享”。
>> 敢于分享,说明这个人有勇气;精心设计,说明这个人有态度;分享的吸引人,说明这个人有能力。
>> 学习一个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分享,它会帮你梳理内化这些知识,所以分享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分享者自己。
>> 总结
专业表达: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达,不越界,并且尽可能说得通俗易懂。
跨部门协作:要多参与跨部门协作的任务。
积极分享:有分享的机会要把握。
>> 在公司里是该追求升职还是加薪
>> 老板的主要职责是:提供资本,做出决策,调配资源,给客户带来价值,公司产生收益。
员工的主要职责是:执行决策,解决客户和老板的问题,从公司挣得收入。
>> 如果升职不能带来收入的提升,没有利益,那衡量升职是否有价值,重要的不是看升职的头衔,而是要看“是否能被赋予权力”。
>> 有效力的升职一定是“重用”。给利益叫“重”,给权力叫“用”。
>> 有权力的升职好过无权力的加薪
>> 责、权、利,从来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先担责,再授权,最后获利。
>> 首先,调配资源和做出决策,这会产生更多机会和外部资源,而真正在我们职场中能长远发挥效力的,并非多涨了的工资,而是机会和外部资源带来的增值利益。
>> 其次,因为有现代企业制度和文明法制的保护,即便失败了,也不会如古代一样要杀头,最多几年内不考虑晋升。风险带来的损失并不会特别大。这么一评估,自然有权力的升职会优于无权力的加薪。
>> 总结
升职的本质承担一部分老板的职责,被赋予一定的权力和得到一部分利益。
多数升职都是权力、利益选其一,有的“重而不用”,有的“用而不重”。
有权力的升职往往比无权力的加薪更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