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自我和解:成瘾行为简论_01序章

与自我和解:成瘾行为简论_01序章

作者: fh7 | 来源:发表于2017-05-23 19:39 被阅读0次

    a.什么是渴求

    渴求可被定义为一种强烈的欲望,它在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令人不悦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症状。我们在进一步观察后通常会发现,渴求本身并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但是,由于该体验非常强烈并且重复出现,因此它看上去似乎持续了很久。

    另一方面,你并不会对你“想要”的每一种东西都产生“渴求”。很显然,“欲望”和“意愿”是普遍的,并且,人们偶尔会(甚至经常会)将“意愿”误认为“需要”。但总得来说,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别。你会想要晋升,想与住在街道另一头的那位女士约会,想拥有一副完美的身材,或者想在退休后获得更多的养老金……但这些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这些意愿和欲望是生活中构成喜悦和乐趣的一部分,并且,哲学家和诗人们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发现:得到你自认为想要的东西并不一定会让你高兴。弗里德里希·尼采曾经写到:“归根结底,我们爱的是欲望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16世纪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在其随笔《论王权》(Of Empire)中写到:“所欲之事甚少,所惧之事甚多,此乃一种可悲的心态。然而,这往往就是帝王者的心。”

    b.什么是成瘾

    让我们来看一看“成瘾”这个词。在某些人看来,这是一个肮脏的词汇,是一个贬义词,可实际上,“成瘾”一词只不过是对大脑中固有的一系列行为的描述。事实上,它源于拉丁文“addictionem”,主要是指“一种投入”(a devoting)。当涉及成瘾时,成瘾者的思想、视角、行为甚至他的神经元或脑细胞都被投入到了所渴求的物质或行为中。成瘾的起因复杂且多样,但所有的成瘾都具有一些关键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渴求。成瘾者也会体验到一些较为温和的欲望和冲动。他们往往并非是因为需要而饮酒,而只是因为想饮酒而饮酒。同样,他们有时也会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甚至极具毁灭性的渴求,即那种让人想方设法一定要满足的、觉得少了它就不能生活的、剧烈的成瘾型渴求。我们既不能无视这种渴求,也不能主动压制它或是通过臆想它不存在而摆脱它。我们常常感觉它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缴械投降”。这种渴求给人的感觉非常强烈,如同我们对水和空气的渴求。放弃抵抗缴械投降并任由渴求发展,这并不是渴求的终点,之后它常常会导致更为强烈的、更多的渴求。有时,向渴求屈服会导致对另一种物质或行为的渴求。成瘾,它有着致命的危害。成瘾者需要他们所渴求的物质或行为来维持生活。有时候,停止或戒除某种行为会带来危及生命的后果,比如,一个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下的人突然恢复正常进食,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如今,医生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渴求。为什么?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渴求与复发相关。有强烈渴求的人更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沉溺于成瘾物质和行为。其次,渴求让人苦恼和不适。患有严重渴求症的人感受到的不适已经到了令人发狂的地步。最后,最大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它非常个性化。你能生动地描绘它,你甚至能向别人展示当你体验到渴求时在你身上发生的一切。但是,不管你能多么详尽地描述和解释你的渴求,只有你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它。当许多患者试图控制自身的渴求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渴求与别人的体验进行比较。通常,他们要么把自己的渴求看得更为严重,确信自己异于他人并且根本不能被治愈;要么低估了自己的渴求,于是得出结论说:“对我来说,所有这些帮助都毫无必要。”

    面对渴求的你既非无能为力,也非注定要永远受其折磨。它会影响你的行为,而你的行为也能对它产生直接影响。但更要紧的是,行为的改变不仅能对渴求产生影响,而且还能让你从那些无益的渴求中获得解脱和自由。

    c.大脑不能战胜自己

    大脑中的一些强大机制会以有利生存的方式来驱动我们的行为,并且,在这类主要由大脑驱使的冲动和驱力中,有许多并不是总会被有意识的、思考着的那部分大脑所压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渴求所带来的荒谬行为都是可被理解的。你具有多少创造力,你的大脑皮质就有多少种方法来让你的自毁行为合理化。于是你便会产生错误的信念,其目的在于保护你的自我感和控制感。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辩解。

    “这次将会有所改变。”

    “我不在乎,这是值得的”或者“我已经改变主意了”。

    “没事,下次我不这样做就行。”

    “我已经改变了。现在的我已经能掌控局面了。”

    “这是我应得的。”

    “我单纯地以为这是一个问题,但其实它不是。很多人都可以毫无困难地做这件事。”

    大脑的深层区域潜藏在下皮质中,它创造了驱力。皮质或者说大脑的表层,则提供了各种辩解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你无法仅仅凭借思考就能从渴求中获得真正的解脱(虽然有时候会起作用),不断思考着的大脑皮质总是能想出一个又一个越来越可信、越来越有说服力的理由。对拉斯维加斯的赌博成瘾者来说,最坏的事不是输钱而是赢钱;同理,对渴求成瘾者来说,最坏的事就是成功地通过思考而“摆脱”了渴求。但是,这种策略很少会有奏效的时候,而一旦它奏效,就会诱使成瘾者进行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试图不断重现这种成功(这种成功看上去总是即将到来,然而它却从未真正到来)。

    此外,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无助感和失控感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大脑会想方设法来避免让你体验到这种感觉。感到自己失去控制且无法应付周围的局面,这是一种可怕的体验。为了避免这种极其让人不悦的感觉,大脑创造了一种控制的错觉,它告诉你:“我能处理好它,这并不是问题。”同时,它还会让你错误地以为自己已经具有洞察力和理解力。所有这些强大的心理过程都旨在保护你的自我感,让你保持理智。这些过程(其中有些被叫作“认知偏差”)可以使使我们的大脑更有效率。但是这会损害准确性。如此一来,你便可以高效率地完成简单日常事务。这一点对于理解渴求来说很重要,因为你的大脑中关于渴求的许多信念都有可能是错的。可是,当大脑试图创造出一些能让你更有效率的捷径时,它就会形成这些信念。

    d.渴求中认知偏差

    大部分成瘾者都曾相信,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自毁行为已有某种深刻的见解或理解,因此他们知道下一次该如何应对渴求。医生往往会劝告他们说,基于新“见解”而得出的渴求应对计划不太可能奏效,可劝告常常被置若罔闻。

    这就是认知偏差。如上文所述,大脑用这些偏差来创造一种控制的错觉,借此保护你的自我感并让你在思考时更有效率。然而,这种追求效率的自然倾向有时却会导致错误的推理,直接强化了大脑对认知偏差的利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在渴求患者群中最为活跃的偏差。

    证实偏差

    它让你一方面想当然地接受任何一种与你的信念相符的事实,另一方面则全盘否定那些有悖你的信念的事实。这是一种特别顽固的偏差,它让你自以为正在审视事实,可你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些用来支撑你的立场的乏味信息。

    后见之明偏差

    总的来说,这种偏差会让你以为自己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具有了某一想法,尽管这种想法是最近才出现的。对此,我们可以做出更准确的描述:如果你让某个已经知晓正确答案的人去回忆他先前给出的答案,那么他所记起的答案就会倾向于向正确答案偏移。要知道,偏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保护着你的自我感。对你来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相信自己控制着局势并且没有被欺骗。对你的大脑来说,维持这种信念远比看到真相重要。研究表明,更容易受到后见之明偏差影响的人常常更关心自己的形象和社会赞许度(Social desirability),他们需要可预测性,需要控制。后见之明偏差能够帮助他们维持上述信念。有时,我看到患者的自毁行为葬送了他们的婚姻,疏远了他们的孩子,让他们丢掉了工作并冲淡了他们的友谊。其中原因既可能是药物成瘾,也可能是赌博成瘾甚至进食障碍。当我遇到这类患者并问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自毁行为时,他们往往回答说:“医生,我知道我曾经在做什么。我只是在:试着慢慢杀死自己;缓解我的抑郁;处理婚姻问题; 自我药疗(self-medicating)。”回答还能继续下去,可无论如何,他们所给出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在吸毒或做出有害行为时的想法。更确切地说,他们只是在事后才声称始终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研究表明,这种偏差是独立于动机的,仅凭动机并不能减少这种偏差对你的影响,因此,后见之明偏差构成了渴求应对中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换句话说,虽然你有康复的动机,但这并不能帮助你理清糊涂的思绪。

    有时,对后见之明偏差的趋向会随时间而减弱,在关系到负面信息或是危险信息时尤其如此。一项研究表明,在受到坏消息的直接冲击时,人们更容易犯偏差(即后见之明偏差),这些偏差旨在控制恐惧。可是,到了事后,想对危险进行控制的内驱力就会压倒这种偏差并减弱它的影响。

    非对称认知

    非对称认知是一种(或者更确切地说,也是一类)非常有趣的偏差,它与渴求者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我们先来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当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时,往往将这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归因于其性格,同时却又倾向于把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归咎于环境或情境压力。

    研究表明,对他人的性格做出评论常常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可与此同时,大多数人却又相信他们对别人的了解胜过别人对他们的了解,而且还认为别人对他们的了解比不上他们的自我了解。但是,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却能够真正看清他们。

    这种偏差与渴求者不无关联:他们极为漠视别人的建议,因为“别人无法了解我,无法认识我”。结果,他们往往只相信自己,认为别人的建议并不重要,于是,导致了渴求(或是来自渴求)的那些非正常行为便会继续存在下去。

    自利性偏差

    一般来说,人们似乎真的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咎于他人。心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叫作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 ,是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

    但是,人们并非总是会受到自利性偏差的影响。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关注自我并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进步,那么他就会对成功和失败作内在归因,这样一来,偏差就受到了限制。换句话说,这个人会以成功自居并在失败时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同样的一个人,如果他认为自己不再能取得进步,那么他就趋向于对失败作外在归因。也就是说,他会把自己的失败怪罪到他人头上。

    盲点偏差

    偏差的类型有好几百种,没有人能够避免受其影响。实际上,那些认为自己的偏差比别人少的人其实也受到了偏差的影响,我们常常称其为“盲点偏差。它实际上是“非对称偏差”这种范围更广的偏差的一种。当涉及渴求时,这种盲点偏差尤其危险,因为渴求者可能会极力轻视偏差对他们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在我看来,就是由于人们不相信他们的行动已经这些认知偏差的影响,这种轻视会使“渴求-放纵循环”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同时也越来越激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自我和解:成瘾行为简论_01序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pg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