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得快速、广泛的网络文学很好地体现出互联网的时代特点。我也有过很喜欢这类阅读的时候。只是渐渐的,会放弃阅读一些痞痞的文章、屌丝风范的文章、满是“网络用词”,实际上是粗口的变相泛滥的文章。
因为本能的排斥。并且不希望这类我所不认可的风格,对我造成默默的影响。这种日日累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威力十足的。
如果我们喜欢美好的事物,并且觉得这些事物跟我们的价值观相符,跟我们的期待相一致,那么,尽管去接近和接触就好,长久以往,我们也会变得美好。
美丽的图片、纯净的文字、舒适的语言、活力的茶具……让美好的事物充斥我们的周围,把我们感染,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新知,举个师生常谈的例子:孟母三迁;举一个用得比较多的词语:近朱者赤。
仍然需要提醒一下的是,风格美或者不美,并不仅仅是视觉或是用词的效果。需知,内容与外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基本是相匹配的。外在,反应这内部的本质问题。
就像我最爱的那把三弯嘴紫砂壶。由于壶嘴有两次拐点,形成三弯而命名。壶嘴的变化多了,做起来不仅工艺复杂了,整体的视觉协调性也会受到挑战。外观做好了,从功用上还得兼具使用时的方便和顺畅,更上一层,还要让人用的时候,能有很愉悦的体验,从而带来好的心情。
这是考究所谓的“匠人”工夫的时候。
外观上的选择技巧虽然有一些资料会告诉你关于的比例等判断方法。然而,我推荐一种比较耗费时间的方法——多看大师的作品。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时间的累积和内化了的美学因子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上。好的壶看多了,所选的壶也就少了别人的诟病。因为大师的美学基因透过壶,传给了你。
使用上的顺畅性相当重要。这是表现壶的内在的其中一个方面。壶口滴水,用起来自然不那么愉悦;各方面尚好,姑且能用;用起来顺畅,给人倾泻而下的快感,是好壶的标准。
这时候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每次用它都有好心情,如此叠加,是给自己很正面的好影响。
每次,当我用到类似的好物,我都会感慨:这样高超的工夫,这样细致的工夫,得下多少努力才能换来呀!不过,这工夫之下的成品,带给人们这样愉悦的感受,一切都是值得的。
于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常常以此来激励自己——用专研和品质要求自己。
这是物的美好品质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也是审美和价值观的传递。
所以,为什么学茶可以修身养性,想来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吧。而且,是一个无休止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