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日期:2019年1月14日
60天打卡累计天数:4/60
#宣言: 做自律的妈妈带动自动化的孩子
【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60天践行目标:
1、 早睡:10点,早起:5:00
2、 每天听音频学习实践
3、每天断网陪孩子2小时
#音频学习#
亲子时间管理践行打卡4/60上一讲提到孩子做事拖延只是表现,原因不同孩子不尽相同,观察并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循序渐进持续去改善。
由于缺乏时间观念造成的拖拉需要帮孩子建立对时间的感知。培养时间观念,先从养成看时间的习惯入手,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我们把行为、事件跟时间联系起来,时间单位才有意义。
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不断把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慢慢的孩子们对于时长会有越来越准确的评估,也会对时间的感知变得越来越强烈。训练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
由意愿度和做事动力不足引起的拖拉,需要去定位孩子不想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不难求,真正需要花功夫的是观察和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案例分析:做时间安排表时小朋友A、B坚持认为自己5分钟可以完成拿衣服、洗漱、洗澡、穿衣服等一系列动作,A的家长立刻要求孩子改为20分钟,B的家长看到孩子非常坚决于是跟孩子商量:先按照5分钟来,以后对此安排计时,若时间不合理再修改。
本节小问:“孩子为什么会做不太合理的计划?您认为哪位家长的做法更合适?”
❤️我的反思:
小朋友先培养对时间的感知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时间管理。之前一直觉得小朋友做事拖拉磨蹭,其实是对时间的感知力不够,他不知道五分钟十分钟到底有多长,在这个时间内到底能做多少事情?在大人看来五分钟能做好的事情,他可能花十分钟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就给他贴上拖拉磨蹭的标签。
我的下一步行动:
给孩子配个手表。做事前先预估一下时间,看完成的时间和自己预估的是否一样,或者差多少,记录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