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政治结构,其实只是社会结构的最终表现。或者说,政治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晴雨表。
感想:政治来源于社会,社会结构改变时,政治结构必然改变,否则社会势必会推翻此政治构架。
笔记: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英美国家所发生的经济、技术、观念变迁,造就了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越是平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政治力量的差距就越小,就越有机会成为一个民主社会。
感想:政治发明为民主制提供了基础,如代议制,立宪主义,法治以及分权制衡。而经济的发展,造成上下级大幅度流动,土地不再成为主要财富,普通人通过创业也能够进入上层。最后科技发展,让教育得到普及,使得民众觉醒,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迁,从而使得民主成为可能。
笔记:简单地说,总统由民选产生,拥有最高的合法性;议会也由民选产生,同样拥有最高的合法性。当两种权力意见不一致时,到底谁听谁的呢?
感想:最高合法性造成冲突时,就可能存在民主倒台的风险。
笔记:政治常常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盟、合作与对抗。
而影响这种政治联盟的因素,既包括了正式规则,比如宪法和法律,又包括了非正式规则,比如大家普遍遵循的传统与惯例,还包括了重要政治家的领导力。总之,政治运作的良善与否,跟人与人之间如何组建政治联盟有关。
感想:政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玩地转的事情,它必须借助群体的力量。
笔记:组阁需要过半数,A无论跟B联合,还是跟C联合,都能过半数,能保证稳定执政;但这里还有第二个要点,政治联盟规模越大,权力分享范围越大,每个核心成员能控制的权力和资源比重,反而就降低了。
感想:最小获胜联盟法则
笔记:简单多数决定制的选举制度,更容易导致两党制;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更容易导致多党制。
感想:小选区,一区一席位,赢家通吃。大选区,一区多加席位,按比例来。
笔记:这就好比我们开车,既需要踩油门,又需要踩刹车,两者看似互相冲突,但恰恰是两者的共生关系,不断实现着自由与权力边界的微调。
感想:很多看似矛盾的东西,像是一个对立面的存在,但是其实只有两者的相互结合,才能组合成我们需要的东西。这就像是水和火一样,看似不相容,但是结合在一起时才能烧成我们需要的开水。
笔记:在政治领域,一件事情之所以发生,不在于这件事本身在逻辑上是对的,而在于身处其中的政治家被形势裹挟着,或主动或被动地作了很多选择。
感想:政治家的逻辑是考虑怎么获得更大的权利,而在民主世界,更大的权利来自于影响群众的力量,可是别忘了,大部分人聚在一起时,他们很容易失控,从而被感性所主导,像是乌合之众。所以政治家在做决定时,按照的不是事情本身的对错来做。而是一场权力的博弈,而是一场情绪的把控。
笔记:政治,既不是善良愿望的简单加总,也不是普通民众直接利益的简单较量,而是常常会受到政治家的原则、愿景、勇气和意志力的左右。
感想:具体政治措施变化的背后,其实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但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想影响具体政策措施的变化,还需要借助两个变量的传导作用:一是社会主流观念的改变,二是政治家的领导力。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