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喜欢过一个女孩,她漂亮、聪明、文静,喜欢记日记。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她,也不知道喜欢她到了怎样的程度。每天上课的时候偷瞄几眼,有意无意的去找她说几句话,生病的时候逃晚自习陪她去卫生室,晚上下晚自习等到和她一起走,观察她喜欢的东西。我记得她喜欢饶雪漫的一部小说《离歌》,为了和她有话聊,这本小说我硬是足足看了三遍,甚至我也深深喜欢上了这本小说。还有一件她喜欢的事,就是喜欢坐在窗户旁边。
虽然当时我不知道坐在窗边有什么意义,但是她喜欢,我也就开始喜欢起来。虽然最后我们没有在一起,这件事的原因我也一直没有去过问,我们也一直处在是好朋友的关系上。去年,我问她,为什么喜欢坐在窗户旁边的时候,她告诉我说,
“因为我在等我喜欢的人出现。”
虽然这对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没什么杀伤力,若是放在那时候,我可能就会疯了吧。
但喜欢坐在窗边,却成了我这五年来的习惯。
上课的时候我会选择靠窗户的位置;坐公交的时候,如果距离短,即使站着也不选择没有靠窗的座位。似乎这有一种魔力,会把我心里想的东西,有条不紊的都罗列出来。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学会了发呆。脑袋放空,目中无神,脑海里什么事情都会出现,但什么都不会去过多的关注,溜过去了就溜过去了。
但靠近了窗边,就会变得不一样。我会想很多,而且,不会乱。所以,每当我要做选择的时候,我都来到窗边,趴在桌子上,静静的去想可能出现的利弊。或许最后的选择不是每次都正确,总比发呆时混混沌沌的脑袋管用。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在让我不停的喜欢窗边这个位置。
应该是我们高三的后半段的冲刺时间吧,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在一段时间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高考真的会改变人的一生么?如果没有考上,我的人生真的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么?当然,现在看来,答案是对的,甚至我也想回到过去让‘我’放下篮球,好好准备高考。那时候,满脸的迷茫,一身的不确定。那时候那么努力学习的同学,应该也没有确定好自己以后的路吧。不过他们也许那时候就已经明白,在该努力的时候一股脑的奋进 ,一定不会错。但我没有。
坐公交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呆呆的看着窗户外面,看络绎不绝的人流,看他们匆忙与轻盈的脚步,平滑与粗糙的皮肤,干净与破旧的衣服。
他们的高考成绩怎么样?我会不会向他们其中之一一样,成为前者,还是后者?
我在想我之前的经历,有挣扎与果断的抉择,遗憾与满足的心情,心有不甘与心甘情愿的感受。想起来,感觉自己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造就经历了所有人生百态的洗礼。再看看五年之后的我,不想懂得太多,才能够全身而退。
“从前只想装懂,装作什么都懂,懂得生存的规则之后,却只想要什么都不懂。”阿信的这句词,应该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吧。
而窗外的那些人,高三以外的那些人,17岁以外的那些人,除了我自己之外的那些人,他们的经历,都是怎么样?我有事儿没事儿就会给他们编上一段故事,比如那个垂头丧气的人刚刚失恋,或是被人带了绿帽子;那个满面春风的人刚刚表白成功,可能就是给那个人带的绿帽子;那个面无表情的人若有所思,是个学霸?看这样不对,噢,原来是撮合他当第三者的人。哇,这人不仗义,毁三观呐。当然,我这只是举例,我可不是身处红尘中的人,我也是个三观正直的人。
我就是这样,被自己瞎编的故事给吸引住,也看着窗外的陌生人,配合着我的故事。
有时候,看着窗外的人带着自己的故事来来往往,会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真真切切。
窗外的人每天都在经历新的事情,都会面带新的表情,而且窗外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我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有很多的故事。窗外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尤其是在我看到生活的很苦的人的时候,比如在酷热的暑天,仍然爆着青筋,大汗淋漓,还在做苦工的人,真的让我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挫折。
有时候,他所经历的事情,你都想像不到。但他还是敢于踏入生活,继续前进。虽曾抱怨,但从没妥协。看着他们的忙忙碌碌,奔波劳苦,都让我充实勇气,继续前行。
“那些笑和眼泪,没有时间说再见。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终于了解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这三点,就是我喜欢坐在窗边的原因。
有人说,喜欢坐在窗边的人是在寻找一份安全感。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