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后,当吴勋再次回到北京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已经面目一新,远不是他曾经熟悉的那个地方。他记得当年他离开中国远行加拿大的时候,至少北京天文馆还是一个不太大的地方。现在的北京天文馆,多添加了很多有趣的交互设施,人工智能也几乎无处不在,比自己小时候来过的那个天文馆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这次吴勋回北京是以“著名的追星者”的名义受邀去参加一个青少年天文论坛的,论坛的开幕式就选在北京天文馆。开幕式结束后,吴勋却在那些小学生初中生们稚嫩天真的笑脸中,见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面孔。
突然,他意识到了那个人是谁。他的瞳孔收缩,肢体变得僵硬,他的喉咙里开始灼热发干,似乎连呼吸都不太顺畅。可他还是开口叫道:“杨璐?”
杨璐侧过头望向他,浅浅地一笑。“吴勋同志,想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
“别提了,我不也是不敢见你吗?”吴勋哈哈笑道。“毕业那年我有点事没回去,后来,听说你病了。”
杨璐笑道:“是啊,在那天下大雨没带伞,回去就病了,连散伙饭都没吃上。”
“你不会是在生我的气吧。”吴勋笑问。
杨璐回答道:“是啊,当时我就在想,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就人间蒸发了?”
说到此处,两人竟然笑了起来,就好像一瞬间回到了当年的青葱岁月。一个小男孩无助地坐在天文馆门口,女孩和她父母路过这里,然后把他送回了家。
“你老了不少。”杨璐道。确实,吴勋在国外的几年,不仅蓄了胡子,还学会了抽烟,这大概和他后期经常到全球各地去拍摄星空有关系。
吴勋回答道:“我们都老了。”
“可他们还很年轻啊。”杨璐低头环视了一下四周,那是三五成群正在专心听讲解的孩子们。“来,叫叔叔。”
杨璐拉过来了一个孩子,那孩子看起来文文静静的,点头问了句好。
“我和肖远,”杨璐好像有些话欲言又止。
吴勋当即会意,笑道:“他应得的,我听肖远提起过你们后来的故事,真是够传奇的。”
杨璐也跟着释怀地笑了起来。
“我这次来北京其实是还要跟着科考队去北极的,去拍激光和北极星。”吴勋继续道。
杨璐则打断了他,说:“管你去哪,今晚得来跟我们吃一顿,一定得来。”
“我一定来。”吴勋答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