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留心生活中的细节,用心体会,细心感受,便会发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人心的东西。
一碗浆面条
嫂子今天来我家了,中午在我家吃了饭,下午的时候她去朋友家玩,朋友留她在家里吃浆面条。嫂子问我要不要一起去吃,我说不去了。其实,我也挺想吃浆面条的,但不太好意思去嫂子朋友家吃。
晚上在家里吃饭,我跟先生说到嫂子去朋友家吃饭的事儿。我说自己也想去吃浆面条,先生让我去。嫂子的这个朋友是我们村的,我也算认识,但是不熟,实在不好意思去。
吃过晚饭,我正在厨房收拾,听到院子传来嫂子喊我的声音。我以为她吃完饭回来了随口叫我一声,谁知道她说“赶紧那个碗。”我出去一看,她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笑着说:“给你带了一碗浆面条,赶快趁热吃了。”
“你咋还给我带了一份呢?”我太惊喜了。
“我知道你爱吃啊,我自己吃完就说要给我小姑子带一碗,然后就找了塑料袋,给你带了一碗回来。”嫂子说。
天呐,这也太默契了吧。真是我的亲嫂子啊,知道我想吃浆面条,特意为我捎了一碗。我真是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嫂子真是太了解我了。我赶紧转身去厨房拿了一个碗,虽然我已经吃过晚饭了,但是我还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最后把一碗浆面条吃得一点儿不剩。
这一晚浆面条格外好吃,一是因为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了,二是这碗浆面条浓缩了嫂子对我的爱,让我特别感动。她去朋友家吃饭,还不忘给我带一碗,如果不是心里惦记着我,谁会如此用心呢?
一根鸭脖
昨天晚上侄子买了一根鸭脖,两个孩子围着侄子垂涎三尺。侄子让他们每人吃了一点,他们俩还想再吃。奶奶看到孩子们的馋猫样,承诺今天晚上去超市给他们买鸭脖。
今天晚上奶奶去超市买菜,回来的时候真的给孩子们带了一点鸭脖。奶奶说本来打算买两三根的,一问才知道七块钱一根,觉得有点贵,就没有买那么多。一根鸭脖,孩子们也吃得很开心。一根鸭脖切成了好几小段,老大说每人两小段,他给爸爸、妈妈、弟弟都分了两段,奶奶不吃,他非让奶奶吃,奶奶吃了一小段,他又让奶奶再吃一段,奶奶不吃了,他坚持让奶奶吃。
一个小小的鸭脖浓缩了奶奶对孙辈的爱,也流动着孙辈对奶奶的爱。亲人之间的爱是流动的,也是需要用心体会的。天下没有人有义务关爱我们,惦记我们。不要把别人的爱看作理所当然,要用心体会,用心感受。
平常生活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不要忽略这些平凡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承载了亲人对我们的爱。只要用心去捕捉去体会,就会发现我们是被爱包围的幸福的人儿。
(孩子懂得分享,看得人心里暖暖的。家里吃的、喝的东西,无论多还是少,都会给每个家庭成员分一点。从小我们就是这样要求的,现在孩子大了,已经养成习惯了。即便很少的东西,也要每个人都尝一点。哪怕是他再喜欢的东西,也要让我们都品尝一点。
其实大人们并不是非要吃孩子们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养成分享的习惯。这个分享不仅仅是指每次出门玩耍时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和零食,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与每一个家庭成员分享美食的习惯。分享要渗透进日常生活,要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老大现在很知道体贴我们,晚上在马路上散步,后面来车时,他会大声喊走在前面的奶奶,提醒奶奶“后面有车,靠边走”。过马路时,如果有车过来,他会提醒我们。总之,真是长大了,知道关心家人了。吃饭时如果有稀罕的菜,他会提醒奶奶吃,甚至还会给奶奶夹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