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有些人,很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其实,这样做,有些时候就会放不开手脚,束缚了自己,使自己不快乐。
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避免不了的对所发生的事进行评论,议论,甚至指指点点,这就是人性使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2996/d2e02046297dc735.jpg)
有一句名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落到实处,有几个人能潇洒自如?
近些年,经常发生被无端网暴事件的发生,网暴他人的人固然可恨,但遭受网暴的人,有几个能够潇洒自如,不动声色地对待?大多数人会不堪重负,甚至有人由此走上轻生的路。
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真正的大智慧者,就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以正自名。最重要的是不要为此而伤心上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犯不上。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所处年代为春秋乱世,他想以仁义之道来改变这个相互残杀,弱肉强食的世道。让人们回归本源。但他的想法是好的,却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思想。用现代的说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别看现在人们很推崇他的思想。那个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
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能够采纳他的建议的君主少之又少,他经常碰壁,弄得狼狈不堪。人们也经常在背后议论他,有同情的,有讥笑的,也有破口大骂他一文不值的。
对于这些,孔子既不恼怒也不怨恨。还经常夸赞说到点子上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2996/5e899d8a01922afb.jpg)
有一次,他们弟子一行人在郑国走散了,他一个人在城东门等候弟子。弟子们逢人便打听老师下落,有一个郑人告诉弟子:"城东有个人,额头很像尧,颈项很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不到大禹的三寸。俨然如伤家之犬!"
弟子找到了孔子,将此话原本告知孔子,孔子一点不恼怒,笑着说:"先不说外形是否如那人所说的模样,只说伤家之犬到很相像的呀。"
还有一次,孔子与弟子子路走散了,子路问一个老人:"可否见到夫子了?"老人不屑一顾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啊,我不认识这个人。"
子路将原话学给孔子,孔子说:"此乃隐藏的高人啊!"于是急忙追过去寻找,怎奈早不见了踪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2996/86e797049c329447.jpg)
孔子保学诗书礼仪,即使当时不受人重视,但也是有尊严的人,被凡夫俗子讥讽,诋毁,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能反省自己,纠正自己,还要向诋毁自己的人学习,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个圣人的最高境界吧。
从中我们该学习些什么?吸取些什么?
别人怎么说,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又不能去堵住别人的嘴,人家说什么,那是他的自由。但我们怎么做,也是我们的自由。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上也说得过去,认他怎么去说吧。毕竟,你就是多么努力做好自己,也不会保证让世界上所有人满意。那么,我们何不先取悦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多开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