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确理解趣味,才能让你的课堂真的“有趣味”

正确理解趣味,才能让你的课堂真的“有趣味”

作者: 魏魏yuan | 来源:发表于2017-04-21 00:11 被阅读0次

    都说美术课堂是学生在学校里面比较喜欢的几个学科之一,这样的说法让很多外行人看来,会觉得美术老师比较好当.因为内容本身就很有趣,老师随意的讲解,就可以让这堂课呈现不一样的精彩。但是作为内行人,我担任专职美术教师的这些年头,听过很多的美术课,自己上的美术课也不少,真的觉得不是外行人看起来的那样,要让真趣味走进课堂,真没有那么的简单。

    你的课要有趣,学生才会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有趣呢?以我的听课经验来判断,发现很多的课堂里面,老师为了让课堂有趣,制作了很多华丽的教具,还安排了很多的课堂游戏,给人的感觉很热闹,于是收集起来,也在自己的课堂里面尝试用此法来指导,结果却有时候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些内容被我运用起来就失去了这些游戏在当时听课时产生的有趣效果呢?是因为使用的老师不同?还是参与的学生在认知上的差异呢?或者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很多的问题都一下子产生出来?让自己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里讲到了一句话:兴趣产生的关键,就让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这句话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倒是回忆起自己的学画的最初,当我真正喜欢美术课堂是因为当时自己的美术老师很幽默,每一次美术课他都会在作业讲评的环节,拿着一些同学的画,这些画大部分都是想像力丰富,画面独特的,他根据每一幅画都现编出很多笑话。老师这样的做法,让我们每一次都积极争取,积极开动脑筋不愿意画得跟别人雷同,挖空心思去想更加独特的点子,创设出更加独特的画面,让自己的画能有机会被老师选中,当成这个笑话的重点,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就是在自我创造,况且在成品出来后,老师那里又会根据我们自己创作出来的画,再现场编出一个小笑话,这样的过程,让我们觉得他的课堂非常有趣,在老师的引领下越来越喜欢这种创造的过程,相应地也越来越喜欢画画,我的美术爱好就是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慢慢地开始了萌芽。

    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智慧力量就是我们创作画面绞尽老汁的思考过程,为了让自己的画面更加独特,那可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我记得我当时画得时候还偷看一下别人的,发现有雷同的话,我就会改,所以一幅画的最后完成,都是在自己的不断否定下才最终实现,然后又有幸被老师抽到,拿来作为讲评的一幅,这是对自己的劳动的最大鼓舞,让我会更加喜欢这种对于不求雷同的创造过程,有一点迷恋。

    进行思考,然后描画的过程就是苏霍姆林斯基那句话中所陈述的,是兴趣产生的关键。那么我会再想到我学习运用别人的一些教学手段,实践在自己美术课堂里面,为什么没有收到那么好的教学体验,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那样的教学手段本身就不具备让学生开展智力活动,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构想。那么我直接拿来就用,也是对于学生兴趣的产生,缺乏深刻理解的一种做法。这样理解的有趣,可能主要是给同学们看一些新奇的图片,做一些好玩的游戏,学生们在笑,听课者也在笑,笑过之后给人的一种印象,就会觉得这个环节非常有趣。判断有趣的标准就是可以惹人发笑,但发笑之后呢?也许就没有之后了。这样的有趣也许就过于的短暂了。

    那么涉及智慧力量,创造过程的真正手段到底在哪?以这个为基础,我们应该做出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我小结归纳出两个相对而言算是合理的思路,这个思路来源于苏霍姆林斯基指导学生时的一些做法得到的启发。

    一、串联事实与现象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教学生生物课时,给学生们讲清楚了种子发芽的现象,然后陪学生们到现场去实地体验培养种子,看种子发芽的过程。学生体验到了现象和事实的相关联,这样的过程就有趣味产生。那么在美术课堂上,我觉得比较适合做到这一点的就是示范,但是这是什么样的示范呢?我觉得是对学生们都惊叹的作品来示范,例如学生们公认的好作品,他们肯定会自然地对这个作品的制作或绘制过程产生好奇,那么这个作品就可以是一种现象,老师可以做的,就是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这个现象背后的事实——制作或描画的步骤。这样的意识其实又让我想到很多自己教学的细节,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根据我们预设好的教学设计来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因为跟这堂课的关系不大,却往往被老师忽略或者有意识地去回避,其实这些意外的发生,按照这个理论来想,其实就是一个现象让学生产生了好奇,他们更想知道的是这个想象背后的事实,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停下来,讲清楚一下,或者零时转换焦点,就从这个现象为突破口来讲,可能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随着老师一起挖掘出现象与事实的那层关系,所收获的知识会更大。

    二、运用知识,体验“驾驭感”

    感受到知识力量的最好做法,就是运用知识。运用知识会给人一种驾驭的感觉,自然趣味就会产生。我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做出这样的判断的,这段经验来自自己童年贪玩的经历。我还是少年时,我们小镇的大街小巷都流行一种游戏厅文化,如我一般贪玩的小孩,都喜欢去游戏厅玩一种“拳皇”的游戏,那种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对战格斗类游戏,它的特色在哪呢?在于里面有很多的连招技巧,这个技巧是需要花时间,勤加练习才能掌握的,虽然有书籍教授,但是有人现场手把手来教的效果会几倍于书籍的效果,我那时的一位小伙伴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就培训我,手把手交给我如何来按哪个键,什么时候按键,不同的时间段要合理地配合不同的动作。这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我几次都有放弃的冲动,责怪自己的过于愚笨,但是教我的小伙伴倒是有耐心,它鼓励我,让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重复练习,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开始运用这些动作让自己的游戏人物做出一些连续动作,我才从自身内心深处产生趣味,发现这个游戏的乐趣所在。这个乐趣来源于我的小伙伴将有关于这个游戏的知识交给我,然后通过我的练习达到可以运用后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我觉得就是一种驾驭感,这种感觉非常的美好。这个事例中其实会有一个问题,在于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之间会有一个煎熬的过程。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熬过这个过程就是老师应该着手想的问题,就如我的小伙伴一样,当时不断地鼓励我。那么我们作为教者,我们应该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同伴,这期间可能需要有更加具有激励效果的手段。这个手段因人而异,可以是老师们探索的方向。

    三、创设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

    这一点其实是很多老师都清楚的,这里作为第三点提出来,目的是我认识到这个的确很重要,它应该作为前面两种课堂做法的基础铺垫来考虑。获取知识到运用知识本身的会有一种枯燥感,这种枯燥感的消除除了老师不停地提醒,鼓励,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适合思考,适合讨论的温床,这个温床就是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通过它的助力来帮住学生消除在尝试运用知识过程中的疲劳感。我启蒙老师创设的幽默氛围是可取得,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具备普遍性,因为有些教师天生有幽默感,有些教师天生不具备幽默感,那针对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怎样来创设课堂的轻松氛围呢?我的经验,让我认识到其实对于课堂氛围的创设是可以全凭老师的言语行为来创设的,也许没有幽默,但是只要有轻轻抚头的表扬,有轻言细语的鼓励就足以让一种温暖洋溢,劲头十足的氛围洋溢在课堂。

    生活因为趣味有了意义,探索因为趣味有了方向,有趣味让我们在探索体验的过程中少了很多的疲惫。面对学生期待知识的眼神,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指引学生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然后让他们自己朝这个方向前进中,感受知识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正确理解趣味的产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有真的“趣味”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确理解趣味,才能让你的课堂真的“有趣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er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