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并不平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的欢乐气氛,好在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说,本次疫情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个机遇。本次疫情的到来,在无形中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督促着国内的产业开始走向新的发展。
在本次疫情当中,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杭州基于大数据推出了健康码,来进行有效的疫情管控。而对于物联网硬件厂商来说:本次疫情也带来了许多的新机遇,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物联网硬件厂商在短期内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本次疫情的爆发属于无征兆出现,可以说是真正的不可抗力因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物联网硬件厂商并未进行提前备货,这也导致大量的刚需硬件紧急“上岗”使用。除此之外,不少此前市面上十分冷门的物联网硬件也匆忙上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热成像摄像机。
热成像摄像头:成行业热门,缺货等排期!
热成像摄像头与普通的摄像头不同,其生厂商非常的少,一般是由安防企业研发和生产,并且主要用途也并非体温检测,由于平时其需求量相对较低,因此大多数的企业都不会过多生产热成像摄像头,而这也导致了瞬时间的缺货。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全球安防第一的海康威视,其热成像摄像头已经处于无货状态,仅有的部分存货也都捐给了疫区。除了海康威视之外,大华的相关设备生产排期也已经排到了三月底,目前大多数能够生产热成像摄像头的企业都已经是缺货状态,现在只能等待加班排产。
即便如此,市场上对于这一设备的需求量依旧十分旺盛,医院、物业、基层社区等工作人员需要这些设备,企业复工、工厂检查也需要这些设备。虽然短时间的市场十分火热,但大多数对于这类产品的需求都是短期的,因此不少企业提出需求时均标明“租赁为主”,且时间全部集中在3-5月份。
远程医疗:快速医疗诊断,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在本次疫情当中,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大部分的医疗人员无法直接参与现场救援,而这也使得优秀的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远程医疗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本次疫情中,华为为火神山医院提供了首个远程会诊平台,这实现了北京的专家可以与火神山医院的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火神山、雷神山的医务人员快速解决问题,还可以避免路途当中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的感染风险。除了医院之间问诊之外,C端用户也一样可以通过在线服务来对较为明显的症状及病情进行咨询,这也有效降低了人员流动感染的风险。
远程医疗的好处在本次疫情中凸显,而这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方向。远程医疗是由软件提供服务,互联网进行远程访问连接,硬件进行数据、图像、资料的获取。除了软件企业可以优化使用体验外,物联网硬件企业可以研发质量更高,更适应远程医疗的交互摄像头,同时还可以研发超高清8K摄像头来为医生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这也为未来的远程手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短期内物联网硬件企业方向明确,需加紧补充急需的传感器等产品,但从长期趋势上来看,疫情结束后大部分物联网硬件企业也会进行新的方向研究。除了远程医疗之外,新的人物识别方案也会被企业所重视。在本次疫情中,人们为了避免病毒传播,通常会带上口罩,但这却遮挡了面部的信息,而这也让不少企业引以为傲的AI人脸识别失效。
基于人脸识别如此的尴尬表现,不少企业将希望在疫情之后积极研发人物识别,由于每一个人在走路过程中,都会有细微的差距,通过这些个体差异也可以实现人员识别。当然这也需要分辨率更高的摄像头支持,虽然目前这项技术还只是设想,但不可能否认这已经为未来硬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纵观本次疫情,既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经历,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远程医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快速发展,大家从未如此认真的感受这些技术。回顾过去的技术发展,在灾难面前,人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利用技术造福人类,而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也是让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