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信息时代,人们做出选择背后的心理是什么?比如,每天打开手机会有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各大电商的推介、公众号的推介、各大群的推介、各大App的推介……各类广告铺天盖地,密不透风。广告宣传推介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信息时代,想要安安静静不被打扰地生活恐怕难以实现。上自老人下至儿童谁不用电子设备呢。
每天我打开手机,各种群的信息自动流出。我基本不看内容,看到一条条未读的数字就自动忽略了。有时候想关注某方面的信息,会把相关的群打开看一下。我发现工作群里领导甚至校长发出的号召也翻不起我内心的浪花了,好友的留言也不是很着急地回了,朋友的某些邀请有时候会意念地回复一下。很多个学习群的学习资源我可能看都不看一眼。但是最近我每天都会看婷姐的群。她买水果的。我基本不买,我却会翻看。我发现我会看她的吃播小视频,会看她发的今日收获小感言之类的。婷姐群里的水果生意火爆,一个月都热热闹闹的。她是很用心很认真的卖水果。
对了,很用心很认真的广告会让我的视觉停留。自媒体时代,小视频,鸡汤文,网络直播,精美图片动画应有尽有,狂轰滥炸。什么都让我们点开看一下?什么能让我们关注?什么能让我们持续观看?什么能让我们刻骨铭心?这恐怕是每个做自媒体的人都在研究的。我总结出三点:
一是看后台。后台决定流量。李子柒的视频,如果没有优酷,好看视频等各大媒体平台的加持,恐怕即使再精美的田园生活也很难一下子就进入人的视野。比如简书很多作者,利用购买平台的钻来给自己文章增加热度。一些网红和媒体商合作,互惠互利,才能红起来。即便不是搞媒体的。哪怕是当个小小的教师,平台也很重要。毕业时我很多同学留在北京当老师,我回到了家乡,一个四线还不到的城市。在工作中,无论什么奖项,要是能带上省的就是很高的荣誉,如果是北京的那就是何等的荣耀啊。我想想我那些北京的同学,毫不费力就能与国家级的大人物大机构学习合作。同样的学历,同样的知识背景,在不同的平台,就会有不同的高度。金子总会闪光的。这句话放在今天不一定就对喽。有些金子,不被挖掘,恐怕就一辈子埋在地下。在古代需要伯乐,在当代就需要平台。
二是看人。现在会看到武汉市长带货,六安市长带货,李佳琦,薇娅,罗永浩等成了热线产品的带货红人。同样的产品,让我老公去推销百分之九十九卖不出去,让李佳奇三言两语可能十万件就没有了。同样的录播平台,凤姐绝对没有薇娅值得信赖。网红,名人都是自带流量。有了他们的推荐,不管是萝卜还是白菜都能成玛瑙翡翠。
三是看作品。话说李子柒视频如果和胖妹的一样恐怕得不到那么高平台的加持。如果莫言的小说有很多错别字的话,恐怕他早已名誉扫地。这年头北大的校长念错音读错字都能惊涛骇浪。李佳奇爆卖的口红涂了嘴唇发黑,恐怕他也要受到粉丝的唾弃。无论是平台还是人,还是物品,都得用心打造才行。网络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机会,同时也会因一丝的错误和瑕疵而遭遇更大的风险。努力做自媒体的人应该会发现,一旦戴上皇冠以后,想去下来也难。一开始就给了人们很高的期待,人们不允许你掉下来。但是一旦掉下来,想要东山再起也难上加难。范冰冰李晨还有刘晓庆等等大红人恐怕吃的就是这个亏。作品对于平台来说指的是可信度,对于人来说指的是品质,对于作品来说指的是含金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都不简单!
再回到婷姐,她卖水果能看的出她付出很多!时间、心思、精力、钱。看她每天都能送一二十箱水果才能让顾客回购。我不知道她能赚多少。但是她的回报里有她大量的付出。
经营任何事业,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这样。回到前面的话题,自媒体时代,人做出选择的背后心理是什么?是一份用心的经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