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发达爆炸的当今时代,信息的最大制造者可以说是“媒体”。媒体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判断呢?
很多人也许觉得自己是理性人的那一类,不可能任由媒体影响自己的判断。
我们来看看传播学的研究。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跟踪研究媒体二十年,他说:如果我们频繁地接触媒体,尤其是那些有大量暴力内容的媒体,我们就会受到影响,觉得自己身处的环境特别危险。
格伯纳给这个发现起了个名字,叫“培养理论”。这个培养理论,在传播学上影响非常大。
这其实不难想象。现代社会,跟过去不一样,现代人面对的世界要大得多,只靠跟街坊邻居聊天肯定不够,我们需要借助媒体了解信息。但问题就在于,媒体是不一定靠得住的,因为它能容纳的信息非常有限,于是就要对信息进行挑选。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要拍个电视剧,你觉得怎样的情节,最能直接吸观众的眼球呢?格伯纳给出了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暴力。更准确地讲,是现实中我们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的暴力。
我们拿犯罪剧做个例子。犯罪有很多种,但是格伯纳发现,在美剧里出现的犯罪行为,暴力犯罪占比超过77%,而现实世界中还不到10%。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暴力犯罪又好看又刺激。
这样一来,观众长时间观看电视里的暴力内容,就会记住这些暴力行为。长久下去,人们就很难将电视和现实区分开了。
看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
演员冯远征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塑造过一个家暴男的形象,他演的很成功。很长时间他走在街上,一旦被人认出来,就会有人对着他指手画脚,为了泄愤,他的汽车轮胎还被人扎爆过。这就是媒体对人们施加的影响。
不过,培养理论的真正价值,还不在于它解释了暴力这一种现象,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认识媒体的工具。借用这个工具,你会发现,媒体影响的,可不仅仅是我们对暴力的判断。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常见的问题,媒体也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格伯纳的一位合作者发现,媒体还会培养我们对于精神病人的感知。
一提到精神病人,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乱攻击人”“行为失控”等,但事实却是,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没有暴力倾向。他们在与人接触时,不太会攻击人,而是会自己害怕和退缩。
人们的这种有印象,很大部分是受电视剧的影响。
通过例子你就能发现,媒体不仅能影响我们对暴力的判断,甚至还影响了我们对整个世界的判断。
在如今,互联网依然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判断。格伯纳的后继者,当代培养理论研究界的领军人物米歇尔·摩根提出了作者个人认同的两个观点。
首先,互联网对暴力的容忍程度,比电视时代更高。就像有些“网剧”,尤其是一些悬疑、侦探类的,尺度比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要大很多。说到底,暴力催生恐惧,恐惧更容易让人被操控。只要人性不变,这种心理机制就会被媒介放大。
其次,我们使用媒体的时间,也要比电视时代更长。如今,我们等车的时候,通勤的路上,甚至去洗手间的时候,都可以顺便刷一下手机上的社交媒体。
长此以往,互联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判断。
媒体不断继续影响我们的日常感知,很多时候媒体依然在扭曲现实,一旦我们没有分辨清楚,就很容易被带偏。
所以,对媒体中所报道的“现实”,我们需要自己结合真正的现实来判断。
当然不是不看电视了或不上网了?而是多了解一下自己身边的世界。
最后,作者希望我们能够意识到,媒体塑造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现实。而只有我们,是在体味现实。
我们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拿它来审视生活,可以多一些看清这个世界,帮自己去掉媒体的滤镜,不被表象所迷惑。认清世界的本来面目,结合自己理性的判断,来抵御那些本该不存在的焦虑。
《董晨宇的传播学课》——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