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比较深的感悟,就是适度“偷懒”,反而有利于坚持。
2021年到来,想必大部分人都已经着手进行新年的计划了。
我也不例外,不过结果通常是应了那句老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经常三分钟热度执行,然后很快就因为加班、生病、追剧、太疲累等各种不靠谱的理由就放弃了。
直到后来读到关于坚持习惯的文章,里面提到我们列的目标,要做的事情,最好不要超出舒适区太多,理想的话在舒适区边缘线即可。
仔细想想,其实蛮有道理的。过去我在践行计划时,经常很贪心,列了一大堆任务,结果坚持没几天就会“反弹”。
就是突然没有动力做下去了,并且一定要花好长的时间来看小说、追剧等“堕落”的行为才能再度恢复动力。
于是,最近就开始尝试不再列太多目标,专心1、2个目标即可,然后每天的任务都很轻量,内容不会太难完成。
即便有时候因为加班等其他事情没完成也没关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刷新开始。
如此下来,转眼坚持了快一个月,并且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负担。(过去最长的坚持记录是1周,可见我多么没毅力,科科)
而我觉得能坚持下去的最大原因有三个:
1.不给自己订下强人所难的目标,不让自己感觉到累。
2.少量且固定的时间及任务量。少量且固定的时间较容易让人养成习惯,时间一到,你就觉得该来做任务了,就算不想做,一看花费时间很少,没有拒绝的理由,也就更能坚持下去。而且,目标任务量维持稳定,就算心血来潮想多完成一些,也不要做得太多,让自己保持动力。
3.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点挺重要的,找到快乐,才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受苦”,也就不容易感到“委屈”然后出现补偿心理(比如:哎呀我这么辛苦了,今天就看会儿剧吧!),导致难以坚持。
我想这就像减肥一样,若为了图快,选择节食,结果忍不了了就开启暴食模式,效果当然不好。
执行计划也是这样的,特别越是长期的计划,就越要有耐心慢慢达成,欲速则不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