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的爆发,
引发了她的无限担忧。
她给部长写信,
要求上前线。
她出生在富贵之家,
却心系穷苦之人;
她住在花团锦簇的花园里,
眼里却尽是受难之人。
她听见了主的召唤,
决心献身护理事业;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
毅然冲破种种藩篱。
她勇敢地蔑视世俗的偏见,
去从事世人认为的低贱的工作。
英国和法国,土耳其三国一起
去对抗沙俄。
战场主要在克里米亚。
英国士兵伤亡惨重。
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
肤色白皙,
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
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
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
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
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每个夜晚,她都手执风灯巡视,
由于她以及她的团队的精心护理,
使战地的死亡率大大下降。
她被伤病员们亲切地称为“提灯女神”。
她就是南丁格尔。
她生在意大利,学在德国,工作在英国。
她从小就有爱记日记的习惯,在她的日记本里这样写到:
1854年11月4日
我们的船只终于到达到土耳其。
上岸后,我们看到到处都是一个个伤病员,有瘸腿的,有少胳膊的,有头上绑着白色绷带的,绷带上还隐隐透着鲜血。
我们脑中的画面由地中海那迤逦的风光,一百八十度转向这接近死亡的场面,心情也迅速被这周围紧张的气氛所笼罩。
我们被分到了斯库塔里医院,在安顿好我们的住处后,于是我们立即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之中。
1854年11月20日
有一次,南丁格尔一边给伤员换药,一边安慰他,伤员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这时候,一位少校军官进来把我叫了出去,带着满脸不屑说:“小姐,你还是回伦敦去吧!你就是治好了伤员,他们也不可能再上战场了。”
“为什么?”我非常不解地问。
“你想啊,一个动不动就流泪的人,能冲锋陷阵吗?你和你的同伴把他们娇宠坏了!”少校军官自鸣得意地回应着。
“不!”
“在我眼中,他们是人,是兄弟,他们受伤了,应该得到护理和安慰。”
“我们不能不管他们,他们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也有家,有父母兄弟姐妹,有喜怒哀乐,他们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什么是欢乐。他们为了国家在服役,他们现在受伤了,他们有权利享受我们的护理和安慰。”
我很激动的辩解道。
我对少校军官的言辞感到震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