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去世后,年逾七十的孔子陷了悲恸,随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颜回父亲来,请求孔子将其马车拆了,做棺材外木料棺椁。孔子哭着拒绝了。
理由有二,其一,只有生前地位在大夫及以上的人才配享用“有棺有椁”的丧葬规制,自己儿子孔鲤去世,下葬时也是有棺而无椁。
其二,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大夫,按照规制,孔子出门是不能徒步的,必须坐马车。所以孔子也不能因为他破坏了周礼,违背原则。
颜回父亲的请求,更像是一次对孔子的试探和对人心的拷问,颜回和礼之间,道德和规制之间,孰更爱哪个?
言行一致的孔子给出了自己漂亮的回答,子帅以正,以身作则,胜过了千言万语。也是对自己一生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和理想,一个最好的诠释。
虽无可挑剔,却依然可以想见颜回父亲的失望,以及俗世众生的惊骇不解,指责谩骂。你家马厩失火了,你能问人不问马。最爱的学生死了,你却舍不得个区区马车?虚伪。
现实是,孔子其他学生们最终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哭诉:“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像对待儿子一样待你。厚葬不是我本意,是其他人要这样办啊!”
颜回父亲得愿以偿,俗世众生也皆心安,圣人也不过如此,终归逃不掉名和利。皆大欢喜。徒留孔子的悲叹余音,千年未了。
人心经不得试探,满满都是见不得你比我好。人性照不得明镜,满满是你必须按我所说所愿的去做。
为曾经无觉知的恶而忏悔,为深藏潜意识的恶而警惕。底气需自给,人啊,终究活的是心态。逆境里,守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