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瞬间》系列
- Jshiren -
十年前,我逐渐对生活没有了知觉。我不明白何为多,何为够。
说不上有或无,只知道自己不敢有,也尽量别有。“有”,让我的内心仿若邪恶滋生,让我逐渐开始讨厌自己——我竟是如此贪婪,有欲望需要填补。
因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逐渐也脱离人群。淡化自己一度人脉的同时,也完全剥离了二度人脉。
一开始我特别害怕:人真的可以脱离人而存活吗?
最终,这个顾虑在长久的独处中,淡出了生活。
就目前而言,如果不是身体出现残疾,只要一个人可以正常行为活动,脱离人,完全没有问题。
哪怕最终没有彻底脱离人吧。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也会发现,“一次性”的关系有多么便利。
或许很多事喊上朋友就可以“免费”搞定,但在独处以后,可能花上两百找个人,也能帮忙解决了。
有人说200很贵,我不认为。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200可以拯救三个人。除了我和我的朋友,还有帮助我的那个他。
当然了,会有人天生就依赖他人。甚至有时候不得不依赖。
但归根结底,你不能把这几种可能,归结于人需要与人缔结关系。
在如今这个分工越来越明确的社会中,我们很难回归、也不可能回到自给自足的农耕年代。相互依赖作为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不遵守的人将被视作另类。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的决定是被其他人绑定的——
“除了你,大家都想吃火锅。”
“除了你,大家都觉得催泪剧更好看。”
“除了你,大家都觉得你才是那个另类。”
不过,到此为止,好像需要纠正一点。这里所提到的朋友,不包括交心的挚友。
其实也不一定。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关于人的悲喜不互通这件事:
你满怀欣喜的分享,也可能收获的是挚友的不削,只因为他早就看过,又或者是觉得你的“点”太低。
亦或者对方糟糕的情绪,在你看来,不过尔尔。你终究在第三次听他提起这件事时,失去了与之对话的耐心。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同时陷入了某种情绪,那种狭路相逢的状态,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我们似乎不确定应该谁先让步。这种让步不是谦让,是我要先放下我的情绪,去感同身受你的情绪,然后……就回不来了。
关于挚友,放一放吧。关于朋友,我继续了。
回想过去的几十年,朋友可能也给予了我们一定帮助,但很多时候,你要偿还的部分会更多。
虽然朋友之间,本就是情感互通往来,但你终会在某一天,感受到一种不平衡的力量,它将你们友谊的小船打翻。
如果一开始,这种“友谊”能够被量化,是否一切就说得清。如同上面那200一样,只要当时就给出去,以后就容易多了。
我称之为,一次性的关系。
文 字 © / 浇玫的诗人
插 图 © /花 夢 有 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