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开第20天
《随机漫步的傻瓜》读后书评
终于读完了本书最后一个章节,虽然说本章节的标题是掌控随机现象,但是作者通篇其实在告诉我们,随机一直就是那样客观的存在,我们与其费尽心机的去掌控随机现象,倒不如反观自己,承认我们的无知,非理性和情绪化的不足。承认随机的不可控性。放下一些我们熟悉的线性思维和惯性思考。每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我们本就可以用一张全新的白纸来记录我们的生活。
本书一开始从黑天鹅事件引人思考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事件的随机性,向大家揭开我们习以为常但又常常回来的很多关乎概率和自然随机性的问题。第一篇关于黑天鹅事件的讨论与思考中,作者通过七个章节从数学统计学的角度向读者展看攻势。一连串的案例和小故事让读者开始思考曾经我们忽略掉的生活中的随机性因素。
第一个章节中提出了“期望值”这个概念。期望值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情预期不同情况下的概率与其对应的结果(简单点可以理解为收益)的积值。数学公式为:期望值=A情况的概率XA情况的结果值+B情况的概率XB情况的结果值+C……。这个数值有什么用呢?作者用了两个案例做解释:医生A辛辛苦苦工作了30年后生活富(存款1000万)裕算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了。工人B无意间中了乐透(1000万)后半生基本不用再工作,生活也同样很逍遥。但从他们奋斗一生后的财富来看两个人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如果从概率上计算他们收入所得的期望值则相差悬殊。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期望值才是我们评判事情正确的确定性。
第二章奇特的结算方法将读者的思路从上一章期望值概念继续延伸。强调了我们眼前看的事情的本质未必如我们所理解那样。如果我们把时间所有的随机性概率都考虑进去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识,不过是我们18岁之前学到的一大堆错误看法(本句出自爱因斯坦)。有时候我们认为一件事貌似合理只是因为检验这件事情的时间还不够长,没有等到事件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作者也在文中一再强调不要把正确性和可理解性混为一谈。在这里我也终于理解股神巴菲特一再提到的“永远不要满仓”的真谛,其实不满仓也就是给事件的随机性留出余地,而永远这两个字也说明巴菲特在看待任何投资机会上都保有可怀疑的态度,不论我们当下有多么确定,但从长时间维度上说,这种确定性都有可能降低甚至消失。
第三章从数学角度思考历史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章内容。其实这里的历史被作者重新定义为了随机性的客观事实。结论就是拒绝排斥历史的行为都是极其危险的。人们有时候就是天真的相信概率值存在于别人身上,只有自己身上发生稀有事件时才大感震撼的说“为什么是我?”历史总是公平的,因为当我们把时间维度拉的足够长时,事情展现出的情况才慢慢趋近于其真实的本质。简单点来理解就是,我们不能只是通过一年的观察就认为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只有通过76年的甚至更长的时间观察记录才最终得出他只不过是围绕太阳76年一圈的彗星。
第四第五章内容感觉讲的有点繁冗,作者谈到了一些由于忽略了随机性而变成伪科学份子的人的行为和论点,强调随机性在科学中的重要意义。里面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五章中谈及的关于时常被我们吴用的进化论。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把眼前看到的很多自然界甚至人类社会的新突变认为是进化的结果,但是要知道,当年达尔文得出进化论的论断是基于上万年的自然界物种信息的总结。也许总短时间看某个物种的突变适应了当下的环境,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在未来的千万年间这个短周期的变化就是正向推进一个物种进化的依据。
第一篇的最后两个章节从另一个角度来告诉读者我们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随机问题。如果前两张降到时间维度的因素导致我们判断随机性的偏差,那么这两张将的是我们在统计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样本范畴的划定常常也会因为不当而导致随机性被忽略。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研究结果:大约20%的车祸发生在人们住所半径3公里的范围内。结果虽然惊人,但是我们忘记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通常活动的区域本来就在3公里内,那么在这个区域内发生车祸的概率自然会比较高。
本书第二篇通过四个章节的内容综合整理了关于随机性偏差的问题。或者简单点理解为我们对随机性本身也会出现的理解认识偏差。
第八章用很形象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认知中常常出现的存活者偏差。好比我们找无穷多个猴子去打字,总会有一个猴子一字不误的打出荷马史诗。但是我们真的就可以相信这只猴子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可以继续写出更多令人常赞的巨著吗?虽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是不可否认我们时常会因为一个事件的结果而反推出一个可能不存的的原因。许多事情也许我们只看到了存活者的结果,却没有思考着其中随机性有多少。
第九章关于医学的一些 小案例也很有趣。不可否认我们的医学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的。一种新药对某种疾病的有效性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支持。但是如果不考虑随机性,可能我们会很容易就相信某个诺贝尔得主嘴中关于治疗癌症的“独特疗法”。而这个“有效”的疗法可能只建立在短时间小范围样本分析的结果只上。
本篇还表达出另一个让人通常比较难以接受的论点,由于存活者偏差问题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成功者和赢家存活下来的运气成分被扭曲了,也就是我们低估了成功者除了自身能力和努力只为的运气成分(随机因素)。不同凡响的成果最常见的原因是运气!不同凡响本身就意味着低概率事件,那么其中随机运气成分导致的成功概率反而却很高。此外,作者从人类生物构造的原理上阐述了我们生来就是缺乏对概率了解的能力的。医学上也已经证实了100%理性的人反而是有生理缺陷和精神问题的。
本书就此顺利成章的引出第三篇的核心内容:既然我们天生缺乏对概率了解的能力和敏感性,那么不如我们坦然面对我们生活中的随机性,同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坚强,不必奢望可以对抗自己的情绪反应。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客观的对我们可能出现的愚蠢行为提前做好防范应对策略。每当步入险境之时提早发现并离开,避免一错再错后变成别人成功理由的反面依据。
本书对于一些完全没接触过金融市场的小白读者可能会读来有些吃力,因为里面的一些故事和案例与金融市场有关。而且个人觉的作者的表达还是有些晦涩繁冗。不过,书中一些反常识的论断还是会给人惊诧和惊喜的感觉。感觉我们过往的一些惯性的思维如腐木般陈旧粗俗,而随机性概念的输入好像一股清流将我们的整个世界更加全面而细致的展现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是随机漫步的傻瓜,但也正是随机之美将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最后是书中最后一段作者总结,个人觉得这一段把本书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情绪带到了高潮。大家也来感受一下吧。
我们都是随机漫步的傻瓜 我们都是随机漫步的傻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