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短视频C位一哥的争斗,也许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说起短视频C位一哥的位置,大家心里的候选人无非两个熟的不能再熟的面孔——快手和抖音。这俩哥们的粉丝曾经为谁能坐上这个宝座打得头破血流。不过,快手在一段时间的迅猛发展后日渐佛系,反而是抖音频频整出幺蛾子,更是在前些天成功和腾讯系干满了一个月的架。
自抖音宣布月活超过1.5亿之后,新的消息又在最近传出:近日,抖音和中国电信合作“抖音无限流量卡”,自称可以放肆刷。在资费方面,据悉,“抖音无限流量卡”月租5元,每天1元1G,2元当日不限量(自动续订,当日有效)。语音方面,国内通话0.1元/1分钟,国内彩信/短信0.1元/1条。不得不说抖音在渠道合作的道路上确实快了快手半步,本次涉足和虚拟运营商的合作也是为了持续推动抖音的曝光度和用户使用率。
近来快手于今年4月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腾讯在此轮融资中追加了4亿美元也不失为一剂猛料,在抖音的新闻大批量曝出几个月之后,快手丢出自家估值200亿美元的消息也堪称重磅炸弹。不过腾讯在头腾大战500回合之后突然在抖音最大的快手身上追资一波,这操作倒是颇为微妙。
短视频在2017年成为行业风口,并延续至今。各家都陆陆续续在市场里布了棋子,百度丢出nani,腾讯复活微视,阿里钉钉也准备在校招上趟个浑水。然而不论情况如何,快手和抖音依然是目前短视频领域中用户活跃度最大的两个平台。截至2018年5月,快手的月活用户连续五个月维持在2.3亿。抖音的月活用户也呈上涨趋势,达1.8亿。
虽然抖音和快手两家龙争虎斗打得不亦乐乎,但其实两款产品的玩法和定位都各不相同。快手轻运营,主打记录记录大众生活,抖音则重运营,侧重重点打造中心化IP并制造爆款。就如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所说:“本质上来说我们和抖音是非常不同的产品,只是在前往各自终点的路上碰到了一起。”
从用户定位上看,快手的用户主要沉淀在三四线城市,相对受教育水平较低,但是覆盖面却要广得多。而抖音的核心用户大多聚集在一二线城市,这些用户对产品的调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抖音主推短视频的四大调性——“美、萌、潮、搞”。而快手的产品则更加注重“记录”这一属性,宿华曾经发布过这样的观点:“最重要的应该是记录,快手是在做对世界的记录,通过普通人的视角,以每个人的视角记录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还有想留下的关于自己的影像。”两者对于产品的定位上有着不一样的认知,通过抖音上好看的小姐姐、蠢萌的宠物,用户在竖屏的视频中逐渐沉浸,一点点消磨掉自己的碎片时间。而快手一屏四个小视频的瀑布流展示的沉浸效果则相对较弱。
除开定位的不同,两者在技术指标和运营思路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快手轻运营的运营思路在其产品的智能分发逻辑中彰显无疑,做技术出身的宿华一直强调的是快手的“普惠”理念。在快手的智能分发算法中并不强调对红人和KOL的曝光倾斜,而是坚持在推荐中给予所有用户平等的展示机会。这一逻辑理念也体现在快手的slogan“记录生活记录你”当中。随着快手对算法的持续优化,快手的内容将更加广泛化、随机化。
与快手相反的是,抖音在重视运营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就像今日头条一样,抖音的算法分发强调的是流量筛选,通过对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加强推荐,最终爆款内容会得到更大批量的流量曝光和倾斜。这种机制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内容把关的作用,因为只有优质的内容才有可能得到更多露出。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强运营机制的存在,挤压了普通视频用户生产的内容得到推荐的可能性。为了解决UGC内容被算法制肘的弊端,抖音选择和MCN机构建立合作,并大量签约网红,以此保证PGC优质内容的稳定输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发布的《“时间杀手”:抖音研究报告》中提出,“与快手倡导的“轻运营”不同,无论是内容生产者的签约和管理,还是内容主题、玩法、音乐的设计,抖音在发展中不断加重运营比重,发动自己签约的红人在平台预设框架内生产内容,牢牢掌控内容的调性和质量。”
简单总结起来,快手自我标榜为佛系平台,坚持轻运营;而抖音则像一个大舞台,将“中心化+重运营”的产品机制发挥的淋漓尽致,内容创作者是抢着C位出道的练习生。我们无法评判这两种模式的好坏,只能说各有利弊,抖音模式处处透露出一股精致的演艺范,制作精良的一个个小视频为内容创作设立了一个不低的门槛。而快手较为包容的内容生态则能够有效拓宽受众的接受面,让快手具备了较长期的愿景,未来的用户增长也会有一个较为平稳的发展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抖音在签约达人的过程中,其平台的媒体属性不断被强化,如果不利用自身社交属性及时培养粉丝,同时缺乏后续专业的跨界配合,那么抖音达人的发展将会遭遇天花板,也会由此降低平台的流量变现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