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子》学习第14天《权修第三》第2段

《管子》学习第14天《权修第三》第2段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3-09-19 23:1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管子》学习第14天

    《权修 第三》第2段

    原文阅读

            地辟而国贫者,舟舆饰、台榭广也;赏罚信而兵弱者,轻用众、使民劳也。舟车饰、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下怨上,令不行,而求敌之勿谋己,不可得也。

    字词注释

    [1]地辟而国贫:土地得到开垦而国家仍然贫困。

    [2]舟舆饰:装饰华丽的车和船。舟舆,指权贵乘坐的舟船与车马。舆,本谓车厢。此处指车。饰,装饰。指过分装饰美化。台榭广:建造宽广而高大的宫室和楼台。台榭,泛指楼台殿阁。榭,指建在高台上的厅堂敞屋。

    [3]赏罚信:赏罚能如实兑现。

    [4]轻用众:轻易地役使民众,即轻易就兴师动众。轻,轻易,随便。

    [5]竭:枯竭,用尽。此处指劳师动众地修造亭台楼榭和车船,而不去练兵卫国,白白因过度劳役民众使其力量消耗枯竭而用尽。

    [6]求敌之勿谋己:想不让敌国图谋侵略自己。

    译文参考

            土地开辟了,而国家仍然贫穷,那是权贵阶层的车船都过于豪华、楼台亭阁修造太多的缘故;赏罚严明而信实,但兵力仍然很薄弱,那是因为轻易就兴师动众、使民力过度劳役的缘故。因为,车船太豪华,楼榭亭台过多,就会使赋税繁重;轻易就去兴师动众,使民众过度疲劳,就造成民力枯竭。赋税繁重则民众怨恨朝廷,民力枯竭则政令无法推行。民众怨恨自己的国君,发出的政令不能很好执行,到如此境地而想要祈求敌国不来侵略或图谋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核心内容解读

          管子指出,节制消费是政治稳定的基础,这与今天许多人将刺激消费、经济增长作为政权合法性、政治稳定的基础完全不同。

          土地开辟了,而国家仍然贫穷,那是君主的舟车过于豪华、楼台亭阁过多的原故。赏罚分明而兵力仍然薄弱,那是轻易兴师动众、使民过劳的原故。因为舟车豪华、楼台亭阁过多,就会使赋税繁重;轻易兴师动众,使民过劳,会造成民力枯竭。赋税繁重则人民怨恨朝廷,民力枯竭则政令无法推行。人民怨恨,政令不行,而求敌国不来侵略,那是办不到的。

          “舟舆饰、台榭广”,必然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而像重要建设材料树木,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材,所以,不可随意采伐,要实现自然与人类间的动态平衡,还要学习轻重之术,从消费入手,这是治本之策。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这种“辟地”实则是战国法家学派的重要经济主张。战国时期铁农具才进一步普遍化,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法家这一理论提供了物质条件。

              各国竞争激烈,纷纷采取鼓励开荒垦田、招徕人口的政策,作为各国富国强兵的有力后盾。《商君书》中《徕民》主张以优厚待遇招徕三晋农民到人少地多的秦地垦荒,《更法》及《垦令》即秦国发布的垦荒政策。

          《管子》充分反映出齐法家的“辟地”思想:《牧民》言,“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权修》言,“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末产不禁,则野不辟”,“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内不可以固守”,“远人至而不去,则有以畜之也;民众而可一,则有以牧之也”。《七法》言,“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可知齐法家“辟地”也旨在依靠政策吸纳人口,鼓励开荒扩大国家税收。

    参考资料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中信国学大典·管子》,饶宗颐 主编;赵善轩 导读;赵善轩;李安竹;李山 译注,中信出版集团,2014年1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子》学习第14天《权修第三》第2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s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