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刹那,兴趣来了

刹那,兴趣来了

作者: OO后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18:46 被阅读0次

​去钢琴班接元子,碰到了很久没见的张老师,他的学生和元子一样大,也在上钢琴课。

张老师有信仰,还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有次我专程去见他。

我说,对于你们做的事,我们普通人也很陌生,主要是你们做事有很多规矩。

他说,这是见外,其实都是向往美好,即使有不同,可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也没有什么特殊避讳。

我说,主要是我这方面常识太欠缺,比如初次见面,如何和你打招呼呢。

他说,平常叫法也一样,喊老师就行。

打那以后,我见到他就不再叫大师,改口张老师,其实我的感觉是大师的称谓属于江湖用语,真的没有老师亲切一点。

当然,场号不同还是称大师为好。

我要搬新家,即使不太信那个,可也要找人看个好日子,图个吉利,宁信其有,心理上舒服。

我想到了张大师。

看日子是细法活儿,他也很讲究,比如香包的配方和摆放位置,都说的很仔细。

这是吉利事儿,红包可以随意,但不能少的,可是临走,他很客气把他珍存的年份普洱茶饼,分给我一大半,到现在我还没有喝完。

钢琴班下课的时候,大雨倾盆。

也好,孩子们在疯玩,我们坐一边等雨停。

他有两个孩子,这是我某个时候感到困惑的,不是出家人吗,咋还……

他说,俗家弟子,只是追随的信仰不同而已。

我说,暑假孩子钢琴准备考级吗?

他说,平时都是他妈接送,自己不用操心这个。

我说,新去的这个地方事情多吗?

他说,本来谋划了很多要做的事情,疫情还未尽,都在搁置着。

我说,那正好可以好好带带孩子。

他问我,孩子钢琴考级吗?

我说,才学习了一年钢琴入门,基础还不牢固,另外上钢琴班目的是培养孩子兴趣,有了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计划着继续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明年考级也不为迟。

他说,疫情未尽,现在暑假又到了,社会辅导机构和各类辅导班都开始了,也不知道还该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了。

我说,暑假是辅导机构最佳赢利期,谁也不敢再落下了,这波疫情,已经让他们忍受不了了,朋友的美术教室仅仅房租的压力都吃不消了,不开班咋办?当初她本想着找点事情做,可在寒假刚开始招生不久,就关门到现在,也顾不着有关部门的禁令了。

他说,辅导班也是当对孩子课外教育学习的最好补充,老师们也很辛苦的。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栋梁,毕竟一个孩子以后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与他从小得到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说,应该是这样,本身刚刚结束漫长的寒假,这又到了暑假,孩子还小,在家是没有自觉性,反倒是越来越懒散起来,说不定模糊了自己还是学生的样子,所以,只有把孩子交给辅导班教育最适合眼下特殊时期。

他说,之前自己也是反感辅导班的,总觉得放假就是让孩子玩的,可今年不一样,通过班级几次测试成绩,就可以看出来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如以前专注了。

我说,我也在犹豫给孩子报班的事情,毕竟家长要天天上班,孩子待在家中很自在,可不是办法。

在大城市,父母有轮班在家照顾孩子的特殊规定,在县城是不可能的,这也意味着某种程度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起码是改变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兴趣没有了。

他说,古人请教孟子,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到底为啥?孟子说,情势不允许啊。你想,爹教育儿子,就得拿出正道正理来;如果孩子不接受,爹就难免发火。这一发火,可就伤了感情。儿子会说,您教我正道,可您发脾气,这符合正道吗?所以啊,古人都是交换儿子来教育的,父子之间不为求好而责备对方。为求好而责备,就会产生隔阂,没有比这更糟的了。

我说,这是有道理,我曾经固执的认为这是传统观念,你想呀,自己都没有信心教好孩子,反而送孩子去辅导班,不就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吗?其实不然,相反孟夫子的话揣摩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符合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

我也反复读《孟子》的这些经典观点,才发现古人对于教育孩子的理念,并非过时。

某些时候,人的固化思维达到某种不改变不行的地步时候,就会在刹那间转变,或者是因为一句话,或者会因为是一件事情,毕竟事物的发展蕴含在瞬息变化之间,何况我们人类。

所以,我对上辅导班的赞同有两点:

疫情特殊事件的发生,变相拉长了寒假,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惯性轨道,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是“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假”,长时间的在家上学,让学霸的学习状态变得懒散,不会和以前那样勤奋了。

一方面家长上班顾不上辅导孩子,另一方面孩子年龄尚小,不足以保持在家上课的自制力。

生活中我们家长的努力,孩子可以看到,但他们还不能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也就是说,言传身教不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影响,比如量和质的变化,因为学习是反人性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反复刻意练习克服惰性,家长很难做到,孩子更难做到。

刹那,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琢磨着开始为元子寻找合适的辅导班,起码可以让他时刻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小学生,一切必须学习优先。

刹那,也就是一个信念启动的时间长度,仿佛如同灵感。

我给张老师说,我就和他的谈话中突然觉醒,这个暑假非其它暑假,必须要给孩子报班,真的不能继续在家中,仅仅能够应付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去过完这个非常态的暑假。

他说,孩子不是有钢琴和轮滑班吗?

我说,轮滑曾经在疫情期间中断,我也动摇过,元子该上三年级了,按照当初的规划,是该终止轮滑练习了,可接下来做什么呢?

元子学习轮滑,当初年纪太小没有太多适合的选项,本来计划读到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就可以放弃轮滑、体验更多的兴趣班,比如运动项目的羽毛球、足球、篮球,特别有家长提醒我,从小应该练习篮球足球,这也是升学需要测验成绩的体育项目。

所以,我左右为难。

我尝试着带他去了羽毛球班,羽毛球应该最适合元子的年龄段,一是已经具备掌握羽毛球动作技巧的能力,二是我个人认为羽毛球是向上状态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元子的身体和心理成长,三呢,我自己本身就是羽毛球爱好者,还是羽毛球俱乐部的会员,非常清楚这个事情。

可是,在带元子体验两天之后,我觉得还是继续做轮滑训练。

理由很简单,体育运动训练,目的是体能锻炼为主,只要可以长期坚持某一项自己适合的运动,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也就是说,参加这类训练班,有一个主要功能是助力校园课堂的学习兴趣,一定是读书学习的加分项,而不单单是痴迷于一项技能而忘记掉读书优先的事情,偏离上辅导班的初衷。

轮滑和羽毛球训练方法方式不同,可培养孩子兴致的共同点是一致的,而且,元子在轮滑方面已经入门,状态也不错,还有一群熟悉的小伙伴。现在放弃轮滑,改为羽毛球训练也无可厚非,我担心的是孩子从零开始,还会有当初的那份兴趣吗?!

不过,孩子真的有运动天赋,那自然没啥说,孤注一掷。

早上跑步途中,一辆电车从身后过来,是一位漂亮妈妈,后面坐着十来岁大的男孩,我清楚地听到妈妈大声说着,要是你的学习和你打篮球一样的有兴趣,妈妈也就不用花钱送你去辅导班了……

我判断,孩子的兴趣点,已经不再是学习,而是对篮球运动的痴迷。

张老师说,篮球是最为成熟的运动,普及程度也是最好的,自然男孩子对篮球情有独钟,还有篮球运动的灵魂是团队团结精神,因此容易让孩子一个学着一个模仿耍酷,不自觉的打乱了课堂学习的心思,这个方面应该引起注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和别人的不相同之处,所以没有可以模仿的成功轨迹。

晚上轮滑训练场上,陪练的家长们说起身边一个小男孩,母亲是JD教徒,虽然当下撤并了不少活动的场所,可活动的频率并没有减少,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没必要去干涉人家自由,可说到8岁的孩子也让母亲带着在参与,倒是觉得不可思议。

孩子呢,还不理解这个算不算自己的意愿,只能有家长说了算。

孩子说,星期天也去那个地方,只是感到挺好玩的,还有每年放长假,还很多的小朋友一起去一个地方,封闭的,和夏令营差不多,有玩的,有学习,只是内容和书本上的不太一样。

我问他,今年暑假还会去吗?

小男孩说,不知道,听妈妈的安排。

我说,每个假期都有组织呀,要多少天的时间?

他说,10多天时间。

有些问题,是不可以直接问孩子,争议和求同存异是成人的立场不同而已。

小小年纪,已经在被灌输某种信仰,我们局外人就感到可怕,咋会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真是局外人。

成年人信仰自由,可对于未成年人是明文规定。

我对张老师说,我要表达的是,这些念念,应该都出自家长的刹那,然后有了念念不忘,若是抛弃立场,那么,都应该是妙不可言的事情。

他说,刹那、念念都是佛教用语,从另一个方面告诉人们,往往我们每个人刹那的一个想法,其实已经在改变孩子的成长方向,比如暑假班该不该上!

同事K给孩子报了一堆暑假班,我听着也一样是很充分的理由,比如大城市的孩子报班更多呢。

我不再给别人建议,第一、我咋会清楚别人家的孩子喜好和习惯呢?

每个家长,会给孩子合理的规划,因为未来的成长方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元子问我,他有啥天赋?

我说,天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在的,只有无比的勤奋,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的某种能力。

谁又知道自己的天赋呢?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学霸,就是例外。

每次考试班级第一,就从来没有第二。

勤奋学习,就是一种天赋的最直观表现。

我们的孩子就是普通的孩子,很难接受的事实,也要接受。

美好的人生该是什么颜色?

五彩缤纷。

雨小了,我和张老师道别之后,我突然有一种顿悟:

任何一个灵感,应该都来自刹那。

刹那,是点燃永动的火花。

如同火花塞一样,开车时每次第一需要的,就是点燃发动机。

但是对于刹那付出的代价、是需要无限期的坚持。

兴趣一旦来了,坚持就变得多余。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特别说明:

用日记的方法,记述“我”的生活日常。文章非纪实,“我”不是我,她不是她,故事多虚构,勿对号!

相关文章

  • 刹那,兴趣来了

    ​去钢琴班接元子,碰到了很久没见的张老师,他的学生和元子一样大,也在上钢琴课。 张老师有信仰,还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 兴趣来了

    兴趣来了, 惰性悄然地退去。 于是, 激情涌上了笔尖, 字、词跳起了园舞, 出彩的文章, 就像舞台拉开了序幕。 兴...

  • 兴趣来了

    晚上回家已是十点多,儿子一直等我发拼音朗读,我们很快完成了语音发送,不小心翻到语文课本最后的识字表,儿子饶有兴趣的...

  • 红眼泪

    心本无痕,心碎有声!�一刹那的欢乐,一刹那的悲苦;一刹那的烟火,一刹那的你;一刹那的你,带来了我别样的人生...

  • 阅读兴趣又回来了

    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晴 这个学期开始后哥哥的阅读没坚持好,时有时无,个人分析,这件事...

  • 一根鱼刺惹的祸

    老陈喜欢钓鱼,但鱼却很少带回来。一来他钓鱼的兴趣远远大于杀鱼的兴趣,可能他浓烈的兴趣就是缘于鱼在上钩的刹那间。二来...

  • 春风

    她不在总盼着 她来了 一刹那暖意满怀 之后 腻得慌 逃

  • 刹那含苞,刹那花开

    我多么希望,有你一般的花朵 有你眼光般盈盈的桃源。 那棵桃树柔和又强壮, 你仰望他拍一个简单的照, 眨了眨眼,他就...

  • 生命刹那   刹那生命

    日出日落的刹那 记录着生命 与生命赛跑的刹那 静静的流淌 生命的能工巧匠 刻造着刹那 刹那凌乱散落虚空 前一刹那刚...

  • 《刹那冥想》——刹那宁静

    文/樊雯婷 《刹那冥想》这本书大约是在网上找书的时候无意翻到的,我觉得书名不错,感觉也许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冥想。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刹那,兴趣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wf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