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问反思:新时代的育人目标

五问反思:新时代的育人目标

作者: 我就是小树张淑娟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21:51 被阅读0次
    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要求选一个打动自己的知识点)

    新时代大学的育人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有互联网革命和人工智能,有全球化趋势,还有知识经济。

    因为互联网革命和人工智能,新时代大学的育人目标应该包括学会学习、数字素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全球化趋势,新时代大学的育人目标应包含国际化视野、可持续发展意识、跨文化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因为知识经济,新时代大学的育人目标应包含创新创业能力和价值观的塑造。

    1. 我之前是怎样想的?(假设自己还没看到上述知识点,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还没有想过,那就现在就推测下)

    新时代大学的育人目标,我觉得是高阶的,必须是适应新时代的。具体来看,我觉得学会学习肯定是必须的,因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太快了。不管是谁,只靠自己已有的知识是不能应对挑战的。

    另外其他的育人目标,肯定是思维方面的,无论是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还是其他什么思维,目的都是让学习者学会思考,学会那种积极的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好多人在好多场合在喊。但是我总觉得只要回学习、会思考,问题会迎刃而解。

    不过在我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是参照目标制定理论的。就是专家们觉得什么目标是高阶的,我就制定什么目标。

    1.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比较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找出冲突之处;分析二者冲突的产生原因)

    很明显,我之前的目标制定,不管是和上述知识点吻合的,还是不吻合的,我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和旧时代相比有什么独有的特征。如果这些问题回答不了,那我无论制定什么目标都有可能和新时代无关的。

    在制定学会学习这条目标时,我潜意识里觉得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快。但到底是哪方面发展快呢,我不清楚。现在推断的话,应该是知识生产速度快,且工作岗位对新知识的需求增长快。这是新时代独有的特征吗?是!

    在制定学会思考这条目标时,我可能是受“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这种类似说法影响的。具体为什么人要会思考,会思考在新时代有什么意义,我还真不知道。现在推断的话,应该是会思考了,干活时就容易有新思路,就会干那些其他人干不了的活,自己就不会失业了。但这是新时代独有的特征吗?不是!

    关于问题解决能力这一目标,我之前是不赞成的。原因是问题解决是个结果,这个结果是由这个公式来的:会学习(持续获得知识)+会思考(持续有新思路)= 会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是这样吗?显然不是,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其他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持续努力,比如与人合作等。

    上述知识点中,数字素养、国际化视野、可持续发展意识、跨文化领导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育人目标都是我没想到的。

    没想到原因之一是我对新时代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没想到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我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知识经济是什么。没想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就是知道了新时代的这些特征,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育人目标是适应这些特征的。

    比如我现在知道了新时代的特征是互联网革命和人工智能,但我是想不到育人目标应该包含数字素养的,因为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数字素养具体是啥。

    还比如,知道新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后,我觉得育人目标应该包括英语的应用(因为你得能和不会说汉语的人交流)、对个体间差异的认知(因为你得接受对方和自己不同)。但是,我想不到国际化视野这样更大范围的目标,也想不到跨文化领导力这样更高级别的目标(因为我觉得能做领导的都是极少数)。

    再比如,知道新时代的特征是知识经济(现在查了,这个词是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对应,是指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后,我觉得育人目标应该是能应用知识,而不是用经验。这个应用知识的目标和知识点中的创新创业以及价值观是不同的。后者强调的是应用知识的结果(创新创业)和应用知识过程中所遵守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会应用知识的人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让我十分汗颜的是,我竟然没想到可持续发展意识。要知道我可是获得过德国的“绿色精英奖”的人(此奖项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要知道我看到学生在五问反思报告中展示了可持续发展意识时我感觉非常赞,要知道我硕士和博士读的环境专业。真是汗颜。

    1.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关联能想到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从头脑中闪过的信息;可关联自己的经历,也可关联其他知识)?

    (1) 关联自己的经历

    自己之所以在教学创新领域折腾不止,原因就在于之前的自己不会学习,且还不知道自己不会学习。现在虽然不敢说自己是学霸,但最起码知道自己依然需要学习如何学习。

    为了让自己更会学习,我还开了门课,专门教学生(其实更重要的是教我自己)如何学习。现在看来,这门课的目标真的是适应新时代的目标。

    想到这里,我就淡定了。不管别人如何不屑,我知道自己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之后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迭代,让目标能够达成,让选这门课程的所有学生达成。

    这让我想到了同事的教学创新,是提升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在西浦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现在分析,这个团队能获得奖项真的是定好了教学目标,并能使其达成,真是个了不起的教学创新。

    有一次和书声组织创始人丁布聊天,聊到批判性思维,发现了多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抓本质抓规律的去伪求真思维,一个版本是对自己进行批判的反思思维。无论是哪个版本,现在看来都是适应新时代的育人目标。

    (2) 关联其他知识

    这个知识点和元认知能力相关,而且是所有内容都和元认知相关。因为元认知能力强意味掌握着认知相关的很多知识,意味着能监控认知过程,意味着能有意识地体验认知过程。而且,元认知能力强的人是有空杯心态的人,ta能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没有达成上述目标的地方),进而持续升级,让自己达成上述目标。

    这个知识点和现在国家的政策是一致的。比如现在大多高校都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各地政府也在尽力支持创新创业。同时,我们还在强调课程思政,即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些都是和这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的。

    这个知识点和建构教与学一致性理论有关。这个理论强调的是育人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测评这三项内容互相匹配,且三者能够互动。这个知识点强调的是育人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必然依靠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测评。不然,目标再高大上,也没啥学习成果,学生依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1.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可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可解释一些现象和感觉;可优化自己的决策;可预测问题;可解决问题;可做出评价;可尝试创新)?

    (1) 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

    “新时代”这三个字是我的认知盲区。这个“新”和是“旧”对应的。旧时代就是过去了的时代。新时代,就是要来但还没来的时代。要理解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前提是知道旧时代的特征。但是我现在还不知道旧时代的特征是啥,也很难新时代的这些特征到底新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互联网革命是什么,这个革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转变?是互联网从电脑到手机吗(网在哪)?是从小部分人在网上变成到大部分人在网上(谁在网上)?是从小部分信息在网上变成大部分信息在网上(网上有什么)?是从远距离聊天到网络购物吗(网的功能)?

    我也不知道人工智能到底是个啥,是和生物智能对应的吗?这个智能和大脑的共同点是都能有依据地做决策吗?这个智能和大脑的不同点是人工智能不包括情感、意识和创造性吗?

    对于知识经济这个概念,虽然查了下,但感觉也是一知半解。

    另外,什么样的视野是国际化视野?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外国人,还是在国外居住过,还是自己不会随意评价与自己不同的人?这个还真不知道如何界定。

    可持续发展意识,我记着在德国参加绿色精英聚会时接触过,也听过台湾蒋本基老师详细讲解过。脑袋里有印象的有能源、资源、性别平等,其他的竟然没印象了。

    至于跨文化领导力,感觉好抽象。因为我对领导力没概念,再把这个不清楚的概念放到跨文化的背景里,我更不知道指的啥。

    (2) 解释自己的疑惑

    在强调五问测评的价值时,我总是说其是指向高阶目标的学业测评。那到底什么样的目标才是高阶目标?我有时明确,有时又觉得心里没底。后来就拿现有的目标理论来说事,比如布鲁姆的学习目标理论、迪·芬克的学习目标理论和可视化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

    现在来看,我心里没底的原因之一是,我参考的是过去的理论。那些理论是否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发展要求,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不太清楚新时代的育人目标是什么。

    (3)优化自己的决策

    对于自己教的专业课,教学创新拿了奖,之后怎么办?虽然知道是持续改进,但改进的方向在哪里,我一直是不清晰的。现在我已经有答案了,那就是再升级自己的课程目标,让这些目标与这些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匹配起来。

    那专业课的目标,在能力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素养方面,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目标摆在那了,教学设计该如何进行,是采用研究导向型教学,还是对分课堂教学?我觉得决策依据这些措施能否实现这些目标。如果能,果断用,如果不能,果断放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问反思:新时代的育人目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wn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