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受死了,这样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我非常愿意对它说不,它稳定的像是一滩死水,甚至说稳定都觉得是在褒扬它,这不应该是你的节奏,把图交上去就行了,爱谁谁,可关键是这图你根本不会画啊,在那里抠抠索索就能想出来?别逗了,你最大的问题不是创新不足,因为道路设计这工作,根本不需要任何层面的创新,你最大的问题在于你根本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工作不是你的全部,因为一旦你把工作作为你的全部,你的选择一定就存在偏颇,突然意识到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根本不会有值得让你付出全部的事情,或许有,但也一定是在感性中的某一瞬间,人一旦理性起来,就会存在分配,而不再是全有全无。
我不想上班了,决定回去,算任性吗?别逗了,只是不满,前天听罗胖的《罗辑思维》,谈到人的选择,任何一个时间点做任何的事情都存在着一种判断,或有意,或无意,如果你想实现某一种状态,也就是偏执,你就要有意的偏爱某一种判断,这一句话有点绕口,但确是毋庸置疑的世界真理。人们口中大多数的真理都是一种经验判断,而真正的真理应该是把每一种情况考虑在内的一种科学,这还是我在大学期间思考的模块化世界,而且我不否认有虫洞,因为虫洞是一个无空间概念的东西,就像空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一样,在虫洞面前,这些真理都将面对崩塌瓦解。
我不知道自己写的这些文字是谎话,还是真言,反正我就是这样写了出来,可能有人会看,有人会推荐,但更大可能是它将被扔到垃圾堆里,甚至他们连被扔在垃圾堆里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只是我手机里的比特,没有被扔在哪里,它们始终没有逃出这个扁形长方体的内存里,哎,我悲哀它们的命运。
但我也有一种办法让他们逃出这样的命运,发在微博,发在Lofter,这样他们就有可能成为别人手机或电脑的比特,然后比特会告诉他们每一个人的脑袋,此时此刻,我卑微的所思所想,当然,他们肯定不能都会明白,甚至明白本身也会有深浅,这样我这般的做法又有何意义呢?我不知道,即使这比特深入他心,可他会有和我同样感受吗?懂这一个字,说快了,其实听着跟痛这个字没什么区别。
未来我将以何谋生?会与何人共同生活?我的脑袋全无头绪,我会死吗?这点毋庸置疑,只要我愿意,下一秒如愿都不会有问题。我会快乐吗?这点我没法告诉你,至少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心中所谓的快乐,在你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一次都没有过,这听起来让人感到沮丧,但仔细想想,自己所谓的快乐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快乐,不是一个人,不是一首歌曲,而是一种持续的感受,所以你还活着,所以你不快乐。我会痛苦吗?如果痛苦是快乐的对立面的话,不妨可以肯定的这么以为,所有的一切变得虚无缥缈,懂世界越多就不那么容易弄清自己,世界对你那么眷顾,就给这么一点痛苦,你狂妄什么?
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小学的语文老师,哦,天呐,不是我父亲,是小学三年级的老师,跟我母亲的娘家有点亲戚关系的一个庄户人家,有次教我们造句,给了一个万能的模子,比如拿“板凳”这个词造句的话,听好,模子来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板凳”这个词的意思。看,听起来是不是很顺?真可惜当时考试没让用“王巍”这个词造句,否则自己一脸呆萌,冲过去非要把语文老师拳打脚踢一炷香不可。如果你不信,把你名字套进去,也非得像我一样暴躁不可。
同济大学又到了,就码字到这里了,我的地铁时光,我的虚度消磨。
2017.03.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