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前:
观剧前没有认真看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怎样的一个微剧场,孩子的老师极力推荐, 也就安排孩子们前往,算是完成一次任务的心情。第一天还因为不够认真面对,时间预估不够,被堵在路上,眼看着开场时间到了,果断打道回府,决定第二天再想办法观看,孩子还因为不能跟其他同学一起观看,而有点不高兴。一切未知,也许是一件好事。
观剧等待:
淡蓝色的灯光照耀着内场,舞台上几个废纸箱,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躁动的活动前热身,这样的一切反而给人带来内心的安静,四岁多的儿子也一直静静的候场,我想这一切应该是都是精心的准备,背后一定有原因。(曾经听过西曼色彩讲过,一个颜色对于环境、一个舞台和一个城市带来的感官变化,度娘:蓝色有镇定情绪的作用 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蓝色可以使人镇静并可抑制人过于兴奋的情绪 ;米黄色可以营造奢华感、历史感和热情,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有机且协调,让生硬变得柔和,让所有的色彩更好的搭配,让场景变得既不浮华也不单调。)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7670/0b499865e110165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7670/c59382bfaa56a66c.jpg)
观剧中:
舒缓的钢琴曲,一个中年男人带着礼帽穿着风衣,从幕后走出,就这样与舞台上的道具统一着色调,静静的平淡的说着话,用他的拐杖翻翻这个纸箱,翻翻那个纸箱,询问:我是谁?我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我是有钱人还是没钱的人?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样的询问,何尝不是在问我们自己。)
很多人把故事丢在了大街上,我是一个专门说故事的人,收集故事跟大家分享 (此刻吊足胃口,让我们希望他赶紧进入故事,其实故事已经开始)。
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变成一个老头的故事,从他的童年开始讲起,纸盒做的小房子,不够时间跟朋友一起玩,一根木棍演活了小男孩,现场的棍子骑马,钓鱼,打棒球…….以夸张的动作去诠释文字,孩子们更容易融入其中,连我们大人看了,都觉得这就是我们小时候,一个剧的好坏,估计是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男孩跟他的朋友长大了,人们开始搬家,房子在纸盒的设计变化中变成了扩建的房子,再到后来的高楼大厦,公寓(此刻纸盒的变化,从平面立体到空间立体的变化,让观众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知道是公寓太小,还是不准养宠物,人们把宠物丢弃在大街上,一声声鸟叫,一声声犬吠,真人的表演,口技,与音效的配合,画面感超级强,让现场的观众更多去想象那个场景,什么样的鸟,什么样的狗,还有其他什么样的宠物,可能一百个人看会有一百个样子(这也是一个故事的陈述者希望通过故事只是传递故事,还是可以让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朱老师语),当人们把小时候的宠物丢在大街上的时候,也是把记忆丢在了大街上,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多少被遗忘的故事。 立起来的盒子,装上LED灯,配合上手电筒的黄光,一个看似没有科技含量的设计,一下让纸盒的电梯活了起来,引来全场观众的惊叹,(这样的设计代表着创作者的创意,也代表着诚意,每一个设计都体现着讲述者的精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7670/eda2f1c1908fd477.jpg)
“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在这样的房子里住着,变得严肃,变的匆忙,变得不会笑,房子越来越多,也没有更多的地方给小孩子们玩耍,好在,还有一幢老房子留了下来,这幢小房子还跟以前一样,保留着原来的样子,房子前的楼梯,房子旁边的邮箱,当然,现在已经没有人用手写信了,也更没有人写信给这个房子里的老人,老人的身影在这样的高楼大厦间越来越孤单,越来越微小,越来越孤单,越来越微小,老人就一个人这样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小房子里……(这样的述说感动我们的同时,也敲打着我们的内心,我们有多久没有陪伴过身边的父母,我们多久没有跟父母好好说说话。)音乐的适时留白,让人思考,让人沉思。 用手电光源投影来体现日起日落,用撕掉日历来代表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用纸屑飘落代表冬天到来,下雪了,又是一年到了,新年,用灯光展现着烟花。老头的梦也最喜欢新年,因为新年可以放礼花,可以一家人团聚,可以拿红包,这样的场景在简单的灯光和声效配合下,有一种期盼,也有一种凄凉。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7670/226e6fc0315ae96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7670/686b4f00e2d7974e.jpg)
热情洋溢的音乐代表着春天来了,老人到公园走走,那一声声鸟鸣,让观众们都跟随着讲述者的头转动,抬头寻找,讲述者与观众在这样的讲述中无声的互动起来。一根木棍可以是一棵大树(搬一颗树到舞台很容易,可那树就只是树,缺少想象-朱老师语录),老头遇到了宠物狗,他们一起捉迷藏,嬉戏,跷跷板、荡秋千,抬头仰望天空,两个戏偶在讲述者的手中活灵活现,非常生动,在我们耳朵听着故事的时候,也在视觉享受,这样的场景描述让故事记忆深刻。小老头和小狗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每天生活在一起,每天都这样的快乐的渡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7670/16d4f7ee3abcf67f.jpg)
一个老太太的到来,小狗也成为了老太太的玩伴,老头很失望,自己的朋友跟别人做了朋友,他悄悄的离开,继续孤独起来。 这样的故事结局,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剧情在此转折,老太太和小狗每天都到小老头的房子外等待,等待了一天又一天,最后等来了小老头,他们三生活了在一起,享受家的温暖,也学会了跟更多的人做朋友,家的温暖是每一个人的期盼。 故事就这样在温暖,有点淡淡的忧伤中讲述完毕。其实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在继续。
观剧后:
看完演出,久久不愿离去,愿意在这样的磁场中久久停留 朱老师说: 舞台创作者就是好好说话,诚恳的说故事,剧场是一个让孩子安静下来,让孩子们欣赏真善美,爱的表演的剧场,而不是游乐场。 孩子的美感不是建立在色彩斑斓,或者是绚丽的大型舞台道具之上,而是从生活中慢慢的培养她。一出好的儿童剧要带给孩子的,在乎做的人观念想法和态度、还有专业度。 人们千万不要把你的故事丢在大街上,拿出你们的故事与孩子们分享。 一个好的故事,首先是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女儿说: 我想起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还说一定要去看这个故事来源的原著瑞士的《小绅士》,当下就让我帮忙购买。晚上回到家,马上开始了自己的废纸壳制作。 我说: 这样的故事疗愈了多少人,看完还一直在回味,带来了内心深处的促动,以后我也要这样跟更多的人讲故事。 在后续老师跟孩子们的互动中,老师一直用体验、引导、启发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说出答案,也给我很大启发,一个故事不在乎你要传递什么,而是对方感受到了什么。 此记录,为求还原真实现场,不夹杂任何客观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