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我在反思自己。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觉得妈妈没有爸爸好,爸爸顾家,妈妈总是加班忙碌。到了四十岁,我妈给我伺候月子,帮我分别把两个孩子带到一岁,目前还在照顾弟弟的孩子。如果是我老了,应该做不到吧。现在可能在孩子的眼里,我也是个经常加班的忙碌妈妈,也不是很称职吧。
不好意思,我的育子经验谈只能给当一个反面教材,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11年育子之路,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感觉就是压力重重,教训连连。
没有人不想当好的家长,没有孩子不想当好的孩子,初衷都是好的,但生活总是在反复考量着我们的底线,磨砺着我们的身心。究竟什么样的家长才是好家长,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每次的考试成绩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即使不想去比较,也由不得人不闻不问。
好吧,先说说我的反面教材吧。从大宝怀胎十月到十岁,我应该是照书养的,看了好多育儿知识的书,也经常照着去做,尊重孩子的想法,家里平时比较民主,夸奖、鼓励,带着去玩,讲卫生、宽厚待人有礼貌,能做的好榜样也做了,我家儿子在上小学之前,我觉得也没什么不优秀的地方,虽然顽皮,但还是很可爱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坚持不在外边报班,相信自己的教育,幼儿园期间跟着老师学习绘画、英语,其他也没刻意去让孩子学。
直到小学开始,由于工作原因,也为了孩子就近上学,儿子跟爷爷奶奶住,周末跟爸爸妈妈住。爷爷奶奶属于对孙子上心的,一切以他为中心,学习也追的很紧,作为父母我们周末就是带孩子玩。这期间家长会都是爷爷去开的,老师反映我家儿子比较有主意,不听话,第一次被老师请到学校,是因为总不按老师要求去做,写字乱,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打断老师的话。作为妈妈,我当时怀着二胎,大着肚子的心情是糟糕的,我没有想孩子出众,但也不想让孩子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孩子他爸也许是小时候被老师当做差生,对孩子不听老师话也没有太管束,总觉得自己当初学习不好,现在混得也不错,不用太把老师的话当真。当时,一二年级,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不好,孩子成绩还是偏上的,我们家长平时也对儿子说服教育。
2014年底,我家二宝降生了,儿女双全在别人眼里是完美人生,艰难的育儿之路只有自己能体会。忙于二宝的照顾,疏于大宝的学习,就这样,三年级下班学期,儿子成绩直线下滑,出现了厌学态度,跟爷爷奶奶也是乱发脾气。作为父母我们决定亲自管教大宝。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愣神,作业常常耗到十到十一点。认真开始陪学、辅导,爸爸唱白脸,妈妈唱红脸,家里充斥着父亲的喝斥,母亲的悲伤,儿子不满和哭泣。我感觉自己的耐心被磨成了渣,培养孩子的决心被碾成了粉。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两部,《没有孩子是差生》、《西点男孩》等教育孩子的书,也试着去做,但效果不明显,总是在反反复复的斗争和反斗争中纠结。四年级,孩子又开始迷上了游戏,我规定写完作业才能玩半个小时,结果作业写得乱七八糟,错误百出,我检查出来就草率一改,让复习预习功课,比登天还难,都说自己会了不用再看。作文提笔忘字,标点符号基本没有,反复强调也没有用。失败的情绪容易转化为脾气暴躁,有时下手也打过孩子。
后来,上网查过,大宝有感统失调的症状,就去做训练,平时注意,目前效果也不明显。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怎么能够让孩子身心健康,我总感觉是力不从心,一个四年级学习中等偏下的孩子,不知道长大会变成什么样。
值得欣慰的是大宝对二宝挺好的,很有耐心,除了学习让人头疼,平时也是善良的孩子。现在想来,我没有培养出孩子一个好习惯,买了很多书,孩子看书也没有总看,写字不工整,作业完成的也不好,他平时玩游戏,周末打篮球,练吉他,也没有看出有什么特殊才能,眼睛有200度近视。作为妈妈,不敢逼孩子太紧,我们小区去年有个初中的女孩子跳楼了,作为老师估计也不敢跟孩子说太严厉的话,现在负面的校园新闻也很多。整个社会应该都是在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的,作为家长我一直都是尊重孩子的意见的,最后孩子长成什么样,我却真的不知道,我只能现在默默的守护着他,别出现极端问题。
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有特别听话,学习特别好,习惯特别好的,也许人家做父母的特别好,有好的育儿经验,而我目前看来更多的是育儿教训,仅供大家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