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总结起来很简单: 清晰的目标,执行时专注,及时有效的反馈,走出舒适区,有可以指导自己的导师,强化动机,坚持练习。
如果确定自己足够理解了上边这句话,那么这篇书评和原书都不用看了,如果觉得没有很懂,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而原本要写的东西在最后有一定的摘抄,而紧接着是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你有小孩,或者自己是一个学生、教师抑或工作者,都需要好好看看这本书。
从小学到大学的这一路,其实我们都在遵守刻意练习这一守则。比如学英语,字母--单词--短语--短句--长句--长难句--
努力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以前别人对自己说要努力,或者自己对别人说要努力的时候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现在想起来好像有点点怪。什么叫努力呢?是一天工作12小时?是为了目标废寝忘食?是手中是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是什么呢?我想自己觉得它玄学是因为它不够具体、而不具体的事物就很难落地的执行。
我想对于工作中的人而言,刻意练习这个观点有两点极为重要:
一是有效练习,单纯重复不是有效的练习,只是很天真的练习,一味的重复往往并不能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必须有目的、有反馈、专注的练习才是真正的练习呀。
刻意、走出舒适区:这需要我们不停的总结。待过很多公司,发现在新人来的时候,特别是对于应届生,来得时候他们往往是做0~1的事情,先自己学习、成长,在这过程中干点活。也许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效率太慢。因为对于公司、对于一些老人而言,他们只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达到60分,并没有有什么创造或者贡献,而他们及格后,往往就想要跳槽涨薪了。因为他们一直做的是打地基的工作,而锦上添花的事情做的很少。
回来,对于个人、部门、公司而言,需要不断的总结、沉淀、积累。然后小幅度逐步的优化、提高。这样才能够得到提到。事情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并不是往后继续这样执行的理由与借口。
Anyway,对于如体育、棋类、音乐等而言,刻意练习是不错的方法,是很好的方法;
对于社畜而言,刻意练习就是需要不断的总结、提升,逐步完善自我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