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存在于行为中,表现在身体上,蕴藏在体验里,所以知和行是一回事。知识要动起来,书本是知识、经验的积累,也是身心经验的积累。
《孙子兵法》兵法说得特别好:攻心为上。心在哪里?与其学兵法,不如学心法,一定是心法不行了,没有其他的办法,才要打仗。——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将知行合一落地的能力,就是知行力,知行力只解决一件事:让知识变成力量,让力量反哺知识,在循环中获得终身成长,是不确定时代增强自身确定性的心法和工具。知识爆炸、信息爆炸、行动力也要爆炸。其中应注意避免两个误区:放任知识沉睡而不用;没有知识积累的盲动。
道德是从自己内心出发的,王阳明曾说,一个人判断是非时,贵在得之于己心,即使孔子说的话,你心中觉得不对,也不敢自以为是。
知行力不仅是一些分离、独立、不相关的知识点集合,更是由不同知识点相互交织、相互连接起来的体系。你可以把这些知识点集合想象成一幅拼图,其中每一块拼板都是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环环相扣、拼接在一起,每一块拼板也都咬合在一起。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核心认知拼图,而不是外部呈现的能力。
具备知行力的人,能从最普通的知中获得行的启发,也能从行中升华对知的理解。由知而行,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定要“事上磨”,要落实到身心上受用。
“读、讲、写一元化”对知行力的意义所在:会阅读,在头脑里存储足够多的材料,才能会说话;会说话,才能会写作;做笔记或写作时会查阅资料,阅读才能更有效;说话有足够清晰的逻辑,才能读得好,写得好。
曾国潘的金句:“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把它换成人格三要素是“有志气、有知识、有恒心”,意思没变,但韵味如同嚼蜡。
知行力既是轻盈的,也是开放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
简化不是简单,唯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做到大道至简。
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是沟通的媒介。我们借助媒介了解共同的主题,而不用执着于媒介本身。当你综合应用归纳法,演泽法和辩证法时,那些复杂的概念就会卸下文字上的伪装,呈现本来面目。
当你专注于具体的东西,而不只是关注思想时,说话就变得简单了;当你把要说的文字变成形象时,阅读就变得简单了。
故事既可以用来承载知识,又可以用来触发新行动。故事是提升知行力必不可少的支点。故事思维不是要把情感重新强加在理性决策之上,而是让我们学会使用在人类诞生开始就长久存在的情感。逻辑可以影响你的大脑,故事才能捕获你的心。
人只有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才能对过去的世佳园里做出判断,如果拒绝反共鸣,就会一直待在洞穴中而不自知。认知水平高的人有更广阔的胸怀或者空怀心态,这其实也是看不见的“腔体”。只有掌握了反共鸣法则,才能不断地扩大“腔体”。
不管单独交流还是公共演讲,讲故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说服,相比获取信息与解释问题,说服的挑战更大。真正的讲故事高手,开口之前就应该体会到,通过讲故事说服别人,其核心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权,而以具备共鸣力的故事来影响行为,进而重塑认知,可以从建立“我们”的联想开始。
你的所看、所听、所想、全部行为都可以变为故事。故事既可以用来承载知识,又可以用来触发新行动。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处于一场注意力大战中,要与无数其他信息争夺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步就犯下错误:假设别人坐在演讲台下或者打开了你的一本书,就是准备和你共度接下来的时光。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在走神。
知行合一并非来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炼,最终磨砺出的生命境界。
《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用天敌。”无人能决定是否成功,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败。只有勤于复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复盘的意义在于,人类应该在反省中前行,一旦不见来时路,去路其实也会消失,人在欲望诱惑中,一心向前钻就会极其危险。复盘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它会不断逼近你最不敢面对的地方,而真正的复盘都发生在最痛苦的时刻。
听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只有全身心地理解别人的渴望、感受和情绪,才是倾听。
深度思考是一个人成长中最关键的一环,优秀的人会愿意想清楚一件事中的逻辑关系,愿意想清楚其中的前因后果。对多数人而言,对本质的理解都是一点点磨出来的。
所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岔路口,也都是本质的破碎表现,折射出“本质”到底是什么,回望过往种种,你的本性和真心、你所要找寻的终极目标,都已经隐藏其中。暂时看不穿也没关系,只要有复盘的意识,一时偏离也能找回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