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罗刹海市》

听《罗刹海市》

作者: 木兰参can | 来源:发表于2023-07-29 13:50 被阅读0次

  今天第一遍听刀郎的《罗刹海市》,流泪,唱到我心里了。歌中有热闹,有清醒,但始终有个清醒的眼在观这一切。好似热热闹闹的人群,演绎着,昏迷着演戏,演出的似乎是惊天动地,形形色色的人群来来去去。戴着面具的人。我觉得这首传达的意思其中有一种真相就是:人类喜欢过度美化自己,专注于各种形式的美化,乐此不疲,而失去了本真。不知不也觉间,心已经异化,忘记了初心。

    歌里听到了一种清醒的视角的灵魂所有的观和经历,不做评判的看着这一切,听到的是一种大悲悯,我不觉得歌词是骂,因为那声音里很平淡,给人的感觉是深沉的悲悯和爱,只是在看着这一切热闹,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意向去攻击或者讽刺什么。因为并没有情绪。

    其实倒是一种警醒,警醒是什么?警醒是爱,因为爱世人,所以要道出来真相,唱出了这个世界的颠倒和荒谬。旋律很美,婉转,有文化底蕴,歌词里有一种民间艺术的纯粹的特色,曲调有种戏歌的味道,很好听,也喜欢这歌词所蕴含的深意,来自聊斋志异中的文化唱到歌里面,旧故事唱新曲,很符合这个这个时代,含蓄,既俗又雅,故事精炼,还有揭示了人性,入人心。听这首歌,也像听戏曲的感觉,唱的是众生相,唱的是人生。我觉得并没有什么骂或者讽刺的恶意。至少我听着感受不到是这些。

    然后,去看了一些人们为什么关注这首歌的原因。只是知道这首歌最近很火,有争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具体的争议,了解了一些后,我觉得那是一种过分解读的对号入座,毕竟,娱乐新闻好像更能吸引很多人的视角,其实根本不存在的这种意思,人们会把什么恩怨之类的加到人身上,也会被曲解为创作者是如何如何的隐喻。

    这个时代的有些人可能觉得无聊了,所以没有什么考量的就去谩骂,去攻击,而且会期望看到有这样的冲突出来,喜欢看名人间的过节,喜欢把别人家小小的家事曝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空间,去批判,去定罪,去释放自己想要强加给人的暴力。不关心什么真相,只沉醉在这行为当中。当什么“审判者”的角色,孰不知,喜欢干涉评判他人者,自己也可能会有那么一天。冤冤相报何时了。还会有期待看被网络暴力攻击的人的反应的这种猎奇心理,这是人性潜在的恶的显现,当无聊的事被过度关注,人就陷入了集体的无意识的状态。能够人间清醒的是懂得独立思考的少数人。任何时候谴责恶,都不如弘扬善。

    随意谩骂攻击他人的人,还是积点口德吧。网络上的恶意是没有什么代价的,然后人就去骂人,去攻击,真不喜欢这行为。就算被攻击者真的有什么问题,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谁都不喜欢没来由的唾沫往身上飞,但是不懂真相的人妄自去功击人,真的至于这样去对待人吗?我们可以对某种行为发表看法,但是去做人身攻击这样的事性质就变了,施暴者必然会得到暴力的反噬。

    不随喜这种随意对人发泄恶意的行为,就好像说别人都这样骂了,多我一个骂也没什么,既然那么骂了,肯定就是那样了。人性的逻辑多么简单。没有包容之心,只想借着什么由头当作自己发泄的工具。就算是是假的都能给说成真的。就算真是真的,犯得着这样伤害他人吗?如果人会变,过去的行为已经是过去,人有升华,有改变,那你还要执意把他/她钉死在耻辱柱上吗?我们犯得着这样容不得人吗?何况是于你没有什么伤害的人。

  就算真有什么看不惯的,那也是对事不对人的。侮辱和讽刺,只会让这种恶意传播造成互相的肆意伤害。人的恨意,多容易找载体去传播,去发泄,不分青红皂白,好像化身为维护正义的“英雄”一般。许多时候,最怕这人性里的黑,它是病毒一样传播,明明可以有积极正向的传播。为什么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如果把目光放在那争议上面,就是太片面的解读了,那些不值得关注。更有甚者,借此施加网络暴力的行为,那行为跟这作品并无关系。不明白,为什么人去选择发泄自己的恶意,似乎骂一骂人,才能解恨,代表了自己是正义的一方,真是幼稚可笑,这类人本身的行为就是问题。不如多关注作品本身。

  对于刀郎的作品,过去我经常听他唱的《十送红军》,还有他唱的《金刚经》,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磨砺作品,把金刚经的每一品谱出了不同的曲子,都很好听。我很喜欢那个专辑,它是难得的精品。能把这样的佛经创作出那样优秀的作品,他作品告诉我他的才华出众。也足以见他是个很认真的人,是对音乐有信仰的人。

相关文章

  • 罗刹海市

    马骥在罗刹国见到的人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美丑莫辨。生活在此中,难免要带着假面具生活于此。而在海市中,一切美好如梦幻...

  • 罗刹海市

    一 “这种事,锦衣卫做了嫌脏。” 洪熙元年二月,应天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案子。先是,成祖治下二十余年, 重...

  • 罗刹海市

    临刘旦宅先生《聊斋百图》之《罗刹海市》:

  • 罗刹与海市

    蒲松龄的《罗刹海市》是一篇奇特的寓意小说,以罗刹国的颠倒妍媸隐喻现实,以龙宫的器重文士表达理想,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

  • 分享‖罗刹海市

    出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

  • 分享‖罗刹海市

    译文 马骥,字龙媒,是个商人的儿子。他姿容俊美,风度翩翩,喜欢唱歌跳舞,经常跟着艺人们同台演出,用锦帕缠着头,漂亮...

  • 《罗刹海市》读书笔记

    《聊斋》中有篇小说《罗刹海市》,说的是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出海被飓风刮去,飘到一处唤作罗刹国的地方,当地居民以丑为美,...

  • 罗刹海市(民间故事)

    罗刹海市 原文: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1]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

  • MC日记之罗刹海市(一)

    海中市,四海鲛人,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 ...

  • MC日记之罗刹海市(五)

    “沉痛悼念海波同志!我死了?竟然还在自己葬礼上?”海波站在自己的灵柩前,眼睛渐渐模糊。 在一片痛哭声中,他放佛还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罗刹海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cj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