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才是立国、富国、强国之本,如何使人才尽快的脱颖而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的出现有多种途径,其中有“拔尖”,有“冒尖”。有人认为当今某些领域的管理人才,拔尖的多而冒尖的少。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确实是如此。
“拔尖”和“冒尖”二者似乎相差不大,强调的都是突出、出众的意思。但是,深入体味二者的区别,不难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不在于“尖”,而在于“尖”是如何出来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拔尖强调外力使其成为“尖”,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结果;冒尖是指通过人才自身的努力脱颖而出,比较强调内力的作用。
受当下社会人才机制的约束,我们仍然需要“拔尖”人才,但更应注重“冒尖”管理人才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年代,也是一个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管理方法更新最快的时代。若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各方面创造出高效率,就必须主动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挖掘创新潜力,走创新之路。
培养“冒尖”管理人才不能仅强调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培养“冒尖”管理人才关键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海尔集团以“日事日毕,日事日高”来激励员工,也就是今天的事今天做好,而且今天要比昨天做的好一些。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创造了一大批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员工及管理者。这是思想创新在培养“冒尖”管理人才的体现。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无疑是社会制度方面的创新和重大突破,他让我们的国家跟上了世界发展的脚步,同时在各行各业培养出许多“冒尖”人才,这是制度创新在培养人才的卓越典范。
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鼓励人才冒出来,并为“冒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对那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初级 人才。相对于“拔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冒尖”。
�
网友评论